期刊封面
旬刊  1958
期刊信息
ISSN:1000-419X
CN:42-1021/G4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中学语文

分享到:

  •     目录   << 2000年 007 期 >>
1. 说明文的审美教学 (被引次数:1)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中学语文》   2000年 007期    作者:伊漪   
1.巧选突破口.采用形象化手段,创造最佳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感知说明文表达方式的精确之美、生动之美.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一种情绪激发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脑细胞的活动加快,神经紧张,因而,感知力和理
关 键 词:石拱桥 表达方式 学生 形象化手段 说明文 学习情境 教育心理学 突破口
2. "祝福"当在何日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中学语文》   2000年 007期    作者:季建飞   
不知道是自己对"祝福"有关知识的无知,还是鲁迅先生的疏忽,我对《祝福》结尾关于"祝福"的描写,在日期上一直存在疑问.祭送灶神在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辞海》"送灶"条注:"旧时迷信以阴历二十三或二十四为
关 键 词:结尾 鲁四老爷 日期 祥林嫂 鲁迅 汉语 辞典 初一 腊月 描写
3. "论战"共赏读 异同自品味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中学语文》   2000年 007期    作者:李志   
同开"论战"篇,共品古华章.人教社新编高中语文试验课本将《左传》名篇《子鱼论战》(新选)和《曹刿论战》(复背)放在同一单元诵读,此举颇见匠心.笔者试从文体、论析之同,君主、下属人物性格之异,先做四点比
关 键 词:大司马 民心向背 高中语文 战争 人物性格 左传 条分缕析 曹刿论战 论析 试验课
4. "作文一拖三"答问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中学语文》   2000年 007期    作者:彭代虎   
问:听说你本学期在初三(2)班进行了"作文一拖三"的写作活动,能解释一下什么叫"作文一拖三"吗?答:所谓"作文一拖三"是若干学生按先后顺序,在同一作文本上,作同一篇作文,带动三个不同层面的学生互相学习
关 键 词:作文 写作活动 大学生 学习借鉴 共同进步 模仿
5. 《训俭示康》的观点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中学语文》   2000年 007期    作者:徐勇敏   
高中语文第三册《训俭示康》是司马光给儿子司马康写的家训.课本中"自读提示"说:"全文的主要观点:'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这样的现身说法,使晚辈读来觉得亲切,容易接受."我以为这个
关 键 词:自读 现身说法 高中语文 司马光 主要观点 美德 课本 家训 写作 父亲
6. 诗词中的"月"的意象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中学语文》   2000年 007期    作者:刘志红   
诗词中咏"月"的佳句顺手拈来,细细品味起来,作者眼中的"月"早已不能用一两个词来概括说明了,"月"早已随着诗人那真挚丰富的情感而蕴蓄了多重含义,成了一个立体的情感寄托物.如果按月的蕴含不同而分类,"月
关 键 词:圆缺 无穷 情感寄托 诗词 象征 李白 时间意象 苏轼 人生 历法
7. 用世界名曲点化诗文教学 (被引次数:1)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中学语文》   2000年 007期    作者:操奇   
诗歌和散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不容易驾驭的领域.学习那些极富音韵美、意境美又极富想象力、情感表现力的诗歌或散文,我们不能总是停留在分析文章写作技巧、抒情方式,或解剖语言特色、修辞手段等内容上.对诗歌或
关 键 词:世界 语言特色 音韵美 语文教学 名曲 散文教学 诗文教学 情感表现 诗歌 写作技巧
8. 比喻的环境色彩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中学语文》   2000年 007期    作者:王明先   
一般来讲,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可以构成比喻.但在具体的文章写作中,运用比喻仅注意本体喻体的相似性是不够的,还要注意它和语言环境的协调性,即注意它的环境色彩,否则将破坏文章的意境和格调,比
关 键 词:不同性质 环境色彩 相似点 协调性 比喻 语言环境 相似性 手榴弹 喻体 文章写作
9. 两种不同的思维形式-初中语文教材中、西方议论文之思维比较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中学语文》   2000年 007期    作者:万仁芳   
人的思维形式不仅具有个人的秉性和天赋,而且还具有民族共性.议论文是最能体现作者思维形式的认识客体.从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议论文里,也可以窥见中西作者思维形式的不同.中国人的议论文,一般具有这样的特点:围绕
关 键 词:中心论点 议论文 思维形式 初中语文教材
10. 妙在这一"问"-《谁是最可爱的人》教例评析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中学语文》   2000年 007期    作者:徐雨   
[教例简述]这是宁鸿彬老师的一个教例(见《语文教学之友)1996年第9期朱家林的文章).师:魏巍同志告诉我们,《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三个事例,是从大量的生动事例中精选出来的,是最有代表性的.那么,魏巍
关 键 词:宁鸿彬 事例 课文教学 学生活动 战士 评析 语文教学 防空洞 志愿军 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