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双月刊  1925
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气象局
主编:丁一汇
ISSN:0577-6619
CN:11-2006/P
地址:北京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政编码:100081
电话:010-68406942
Email:cmsqxxb@263.net
qxxb@cms1924.org

气象学报

分享到: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本刊创刊于1925年,是由中国气象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大气科学学术性期刊,旨在反映我国大气科学领域中最新科研成果,为大气科学研究提供学术交流阵地,以推动我国大气科学基础和理论研究的发展,服务于我国气象现代化建设事业。本刊以气象、水文、海洋及环境等相关学科的科研与业务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为主要读者对象,主要刊登大气科学各分支学科的创造性论文;国内外大气科学发展动态的综合评述;大气科学新观点、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介绍;大气科学研究工作简报及重要学术会议报道;国内优秀大气科学专著的评介。为适应我国大气科学的迅速发展,扩大信息量,2002《气象学报》将改版为大16开本,以便尽快地反映气象科技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

  •     目录   << 2002年 001 期 >>
1. 年周期气候态对气候模式的修正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气象学报》   PKU  ISTIC  CSCD  2002年 001期    作者:周江兴    作者单位:国家气候中心
文中从两个独立的假定导出了距平模式,即:假定年周期气候态为控制实际气候系统演化方程组的解或假定反映年周期气候态的基态量远大于反映气候扰动态的扰动量.第一个假定放宽了导出距平模式的条件,而在第二个假定下
关 键 词:年周期态 气候模式的修正 距平模式
2. 植被变化对中国区域气候的影响Ⅰ:初步模拟结果 (被引次数:40)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气象学报》   PKU  ISTIC  CSCD  2002年 001期    作者:郑益群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2)对中国植被变化的气候影响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江淮流域洪涝灾害增多及华北干旱的加剧可能是北方草原沙漠化与南方长绿阔叶林退化共同影响的结果,而且南方植被退化对其的影响
关 键 词:植被变化 区域气候 数值模拟
3. 冷云人工增雨催化区的探空判据 (被引次数:52)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气象学报》   PKU  ISTIC  CSCD  2002年 001期    作者:王以琳    作者单位: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为解决冷云人工增雨催化前没有微物理资料确定人工增雨潜力区的问题,文中利用加密探空资料,根据发生贝吉龙过程的条件,分析了适宜冰晶增长的区域和冷云可播区,提出了冷云人工催化的宏观判据.适宜冰晶增长的区域先
关 键 词:人工增雨 冷云 判据 可播区
4. 青藏高原总体输送系数的特征 (被引次数:59)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气象学报》   PKU  ISTIC  CSCD  2002年 001期    作者:李国平    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利用中日亚洲季风机制合作研究计划设在西藏的4个自动气象站(WS)获得的5 A多(993-7-~1998-12-)时次密集、观测连续的近地层梯度资料,以最小二乘法确定出相应站点各季节的地表粗糙度,并应用
关 键 词:总体输送系数 青藏高原 地面粗糙度 时间变化 影响因子
5. 植被变化对中国区域气候的影响Ⅱ:机理分析 (被引次数:29)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气象学报》   PKU  ISTIC  CSCD  2002年 001期    作者:郑益群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在利用区域气候模式(RegCM2)对中国植被变化的气候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该文着重对其中可能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植被变化对地-气系统的能量平衡具有重要影响.植被变化使地表释放的有效
关 键 词:植被变化 区域气候 数值模拟 机理分析
6. 1998年7月22日长江中游中β低涡的数值模拟及分析 (被引次数:17)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气象学报》   PKU  ISTIC  CSCD  2002年 001期    作者:徐亚梅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文中使用非静力的MM5中尺度模式,模拟1998年7月22日鄂东沿江发生的中β尺度突发性大暴雨.分析模式是高分辨输出,结果发现,中心分别位于庐山和黄石的两个中β低涡产生了上述突发性暴雨,一个中β低涡是非
关 键 词:中β低涡 结构 低空急流 暴雨
7. 潜热释放和初始位温扰动对锋生的影响 (被引次数:3)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气象学报》   PKU  ISTIC  CSCD  2002年 001期    作者:王亦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气象局
在CHAN和CHO工作的基础上,用中α尺度位温扰动代替了原来的中β尺度位温扰动,并且增加了一个高度函数H(Z),模式还改变了相对湿度的分布,取了可供比较的两个试验,并运行了半地转湿大气锋生模式程序,积
关 键 词:锋生 非绝热加热 初始位温扰动 物理量场
8. 冷云人工增雨催化区的控空判据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气象学报》   PKU  ISTIC  CSCD  2002年 001期    作者:王以琳    作者单位:山东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为解决冷云人增雨催化没有微物理资料确定人工增雨潜力区的问题,文中利用加密探空资料,根据发生贝吉龙过程的条件,分析了适宜冰晶增长的区域和冷云可播区,提出了冷云人工催化的宏观判据,适宜冰晶增长的区域先于降
关 键 词:人工增雨 冷云 判据 可播区 探空资料 降水
9. 平凉冰雹云回波特征分析 (被引次数:63)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气象学报》   PKU  ISTIC  CSCD  2002年 001期    作者:张鸿发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用大量实测冰雹云过程回波资料,根据地面降雹大小和灾情统计资料,分析了200多例不同冰雹云的回波顶高、回波面积随反射率ZE变化的回波特征参量和各高度层反射率强度分布结构模型.表明在不同的冰雹云过程中,Z
关 键 词:冰雹 回波特征 分析
10. 西宁夏季对流层臭氧垂直分布变化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被引次数:29)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气象学报》   PKU  ISTIC  CSCD  2002年 001期    作者:郑向东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根据臭氧、气象探空观测数据,分析了1996-7-5日至8-3日西宁(36°44′N,101°45′E,海拔高度 2296 M)上空对流层臭氧垂直分布变化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对流层臭氧浓度的增加(减少
关 键 词:臭氧垂直分布 气象场 天气过程


收录汇总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更多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79年
1966年
1965年
1964年
1963年
1962年
1959年
1958年
1957年
1956年
1955年
1954年
1953年
1952年
1951年
1950年
1943年
1942年
1941年
1938年
1937年
1936年
1935年
1930年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