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月刊  1952
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编:刘春明
ISSN:1672-9072
CN:11-5067/Q
地址:北京香山南辛村20号中科院植物所内
邮政编码:100093
电话:010-62836133,010-62836563
Email:jipb@ibcas.ac.cn

植物学报(英文版)

分享到: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本学报是植物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外发行与交换达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标准A4大16开铜版纸印刷。本学报力争全面反映我国植物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关注国际热点、新的学科生长点、前沿研究课题,重视报道重要的应用基础研究。主要栏目有植物生理生化、植物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植物生殖生物学、结构植物学、植物化学与资源植物学、植物系统与进化、植物生态学、古植物学的原始研究论文、综述和快讯。

  •     目录   << 1964年 002 期 >>
1. 小麦颖果发育过程中淀粉的积累和动态 (被引次数:7)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植物学报(英文版)》   ISTIC  CSCD  1964年 002期    作者:胡适宜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生物系
我们观察了小麦颖果发育过程中不同组成部分发生的淀粉积累和转移的动态,获得如下的结果:1.子房壁中淀粉的积累开始于大孢子母细胞发育的后期.随着大孢子的形成,胚囊的发育,而逐渐增加,至形成七细胞的胚囊时达
关 键 词:
2. 小麦根不同区域对P32的吸收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植物学报(英文版)》   ISTIC  CSCD  1964年 002期    作者:曹宗巽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生物系
用P32研究了水培5-7天小麦初生根不分枝部分的吸收区问题,并用画线法确定生长区,用石蜡切片确定各区解剖结构,目的在于使离子的吸收和积累的资料与细胞的生长分化状态尽可能联系起来.与此同时,研究了时间的
关 键 词:
3. 水稻光照发育阶段的研究 Ⅰ.水稻光照阶段发育的开始与结束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植物学报(英文版)》   ISTIC  CSCD  1964年 002期    作者:唐錫华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
一、本试验观测了几种中、晚稻品种在10小时短日照及自然日照条件下,植株光照阶段发育的开始与结束期;比较了种子春化后植株光照阶段的开始和结束;指出了光照阶段开始与结束时植株叶龄期等生长状态;并且结合自然
关 键 词:
4. 细胞核穿壁运动的问题-对赝象论、真象论分歧的实验分析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植物学报(英文版)》   ISTIC  CSCD  1964年 002期    作者:張偉成    作者单位:青海西宁高原生物研究所
作者根据历年来参加原生质胞间运动的工作,在不同材料和用多种实验方法所获得的资料中,讨论和分析了国内学者对细胞核穿壁运动现象认识的分歧.对于吴小航的关于细胞核穿壁运动是机械动力学机制的观点,作者认为其论
关 键 词:
5. 空心苋雄蕊雌化的现象 (被引次数:6)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植物学报(英文版)》   ISTIC  CSCD  1964年 002期    作者:陈倬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生物学系
空心苋雄蕊雌化现象在上海江湾区为一普遍现象.已经完全雌化的植物,在营养体的形态特征上并无显著的变化,其与原植物主要的区别是花的5枚具药雄蕊变成了5枚雌蕊,形成一朵具有6枚雌蕊的新型雌花.已经完全雌化的
关 键 词:
6. 中国唇形科分类学家孙雄才教授逝世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植物学报(英文版)》   ISTIC  CSCD  1964年 002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植物学会理事、南京药学院教授、南京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植物分类学家孙雄才先生,不幸于1964年1月4日患心肌梗塞症逝世.孙雄才教授1899年生于江苏省宜兴县
关 键 词:
7. 叶江蓠和扁江蓠的比较研究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植物学报(英文版)》   ISTIC  CSCD  1964年 002期    作者:張峻甫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叶江蓠Gracilaria foliifera和扁江蓠G.textorii是江蓠属中两个界限不清的种类,藻类学家曾对这两种江蓠是否为两个独立种表示怀疑.为了澄清这两种间混淆不清的关系,同时也为了校正黄
关 键 词:
8. 几种植物群体同化作用与叶面积的关系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植物学报(英文版)》   ISTIC  CSCD  1964年 002期    作者:王天鐸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
用直接测定植物群体光合强度的方法研究了叶面积对群体同化作用的影响.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一凸的曲线,当叶面积达到一定数值后,群体同化作用不再随之增加.这一数值在水稻、小麦为4,在向日葵为2-3,在白苏为5-
关 键 词:
9. 抗坏血酸对大豆(Glycine max Merrill)黄化幼苗子叶转绿的影响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植物学报(英文版)》   ISTIC  CSCD  1964年 002期    作者:梅鎮安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生物系
1.用大于100 p.p.m.浓度的抗坏血酸溶液处理大豆黄化幼苗(幼苗处理)能促进幼苗子叶转绿.2.大豆黄化幼苗转绿的最适温度是30℃,而AA的作用亦以此温度为最显著.3.大豆黄化幼苗子叶转绿的绝对量
关 键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