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季刊  1958
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编:钟大赉
ISSN:0563-5020
CN:11-1937/P
地址:北京9825信箱
邮政编码:100029
电话:010-82998115
Email:dzkx@mail.igcas.ac.cn

地质科学

分享到: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y

本刊为专业学术性刊物。主要报道地质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包括地层学、古生物学、 地质构造学、岩石矿物学、水文与工程地质、沉积学、数学地质、同位素地质、地热等方面的论文经验介绍等。读者对象为地质科学教学和科研人员。

  •     目录   << 2003年 003 期 >>
1. 油气幕式成藏及其驱动机制和识别标志 (被引次数:109)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地质科学》   PKU  ISTIC  CSCD  2003年 003期    作者:郝芳    作者单位: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连续稳态流动和周期性(幕式)瞬态流动是沉积盆地流体的2种流动方式.幕式流体流动是压力和应力的作用引起地层周期性破裂或断裂、先存裂隙周期性开启的结果.幕式成藏是沉积盆地中油气与地层水组成的混相、不连续流
关 键 词:幕式成藏 超压 流体流动样式 油气运移
2. 香山科学会议第197次学术研讨会"多信息的古地理重建"召开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地质科学》   PKU  ISTIC  CSCD  2003年 003期    作者:彭勇民   
关 键 词:香山科学会议 古地理学 学术研讨会 古地理重建 多信息
3. 油气运聚单元分析:油气勘探评价的有效途径 (被引次数:41)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地质科学》   PKU  ISTIC  CSCD  2003年 003期    作者:柳广弟    作者单位:石油大学油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油气运聚单元是盆地中被油气运移分割槽所围限的具有相似油气运移和聚集特征的独立和完整的三维石油地质单元.油气运聚单元主要根据盆地油气运移聚集特征来划分,油气运聚单元的边界是流体势高势面所确定的油气运移分
关 键 词:油气运移 运聚单元 油气系统 流体势 油气勘探
4. 东营凹陷博兴地区油气成藏动力学与成藏模式 (被引次数:47)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地质科学》   PKU  ISTIC  CSCD  2003年 003期    作者:蒋有录    作者单位: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根据东营凹陷西南部地区的地质背景和地层压力特征,探讨了该区的油气成藏特征、成藏动力学机制及成藏模式.成藏动力学机制可分为:自源封闭型和它源开放型.按照封存箱理论,油气藏的形成有箱内成藏、箱外顶部成藏和
关 键 词:油气运移聚集 成藏动力学 成藏模式 地层压力 东营凹陷
5. 黄骅坳陷二氧化碳气成因类型及分布规律 (被引次数:20)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地质科学》   PKU  ISTIC  CSCD  2003年 003期    作者:金振奎    作者单位: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二氧化碳气是经济价值很高且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的非烃气体.黄骅坳陷二氧化碳气有多种成因类型,即有机成因、热变质成因和壳-幔混源成因,其中前两种分布较广泛.对于不同成因的二氧化碳气,其分布控制因素有所不同.
关 键 词:二氧化碳气 成因类型 分布规律 黄骅坳陷
6. 焉耆盆地与柴达木盆地侏罗系成烃及成藏时期的比较 (被引次数:4)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地质科学》   PKU  ISTIC  CSCD  2003年 003期    作者:高先志    作者单位:石油大学教育部油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焉耆盆地和柴达木盆地都发育侏罗系烃源岩,形成侏罗系油气系统.由于中-新生代两者构造运动强度的不同,导致两者油气形成时期、油气运移成藏时期以及油气分布层系不同.根据烃源岩热模拟结果和储层包裹体特征的研究
关 键 词:侏罗系油气系统 油气成藏时期 油气成藏模式 包裹体 焉耆盆地 柴达木盆地
7. 济阳坳陷早第三纪震积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次数:121)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地质科学》   PKU  ISTIC  CSCD  2003年 003期    作者:陈世悦    作者单位: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三段及四段地层中发现了大量与地震活动有关的变形构造,如微断层、层内小褶皱、液化砂岩脉、振动液化卷曲变形和火焰构造等.通过牛110、利981、车古201和义3-7-7等井的系统观
关 键 词:地震 事件沉积 震积岩 早第三纪 济阳坳陷
8. 柴达木盆地构造分区及其油气远景 (被引次数:109)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地质科学》   PKU  ISTIC  CSCD  2003年 003期    作者:戴俊生    作者单位: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基于对柴达木盆地构造特征和构造演化的研究,主要依据基底性质和起伏、地层展布、构造变形强度、盆地演化特征、断裂和山脉的分割性和含油气系统的分布等将柴达木盆地划分为北部块断带、茫崖坳陷、三湖坳陷和德令哈坳
关 键 词:柴达木盆地 构造单元 含油气远景
9. 叠合盆地断裂上、下盘油气差异聚集效应及成因机理 (被引次数:51)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地质科学》   PKU  ISTIC  CSCD  2003年 003期    作者:庞雄奇    作者单位:石油大学油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断裂沟通叠合盆地不同层位、不同时代的烃源岩和生储盖组合,成为连接烃源岩和各种圈闭的重要渠道,导致形成了多种类型与断裂有关的油气藏.断裂上、下盘油气聚集差异现象十分普遍.通过剖析松辽盆地、柴达木盆地典型
关 键 词:叠合盆地 断裂上、下盘 油气聚集 松辽盆地 柴达木盆地
10. 昌潍坳陷潍北凹陷热历史和油气成藏期次 (被引次数:43)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地质科学》   PKU  ISTIC  CSCD  2003年 003期    作者:邱楠生    作者单位:石油大学油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根据镜质体反射率数据和磷灰石裂变径迹数据模拟计算了昌潍坳陷潍北凹陷6口井的热演化历史,认为在孔店组沉积时期的古地温梯度较高,可达4.4~5.3℃/100M,随后地温梯度逐渐降低,沙河街组四段沉积时期为
关 键 词:潍北凹陷 热历史 油气成藏 流体包裹体 镜质体反射率 磷灰石裂变径迹


收录汇总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更多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79年
1978年
1977年
1976年
1975年
1974年
1973年
1966年
1965年
1964年
1963年
1960年
1959年
1958年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