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月刊  1973
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主编:常有宏
ISSN:1002-1302
CN:32-1214/S
地址:南京市孝陵卫钟灵街50号
邮政编码:210014
电话:025-84390282
Email:nykx@jaas.ac.cn

江苏农业科学

分享到: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本刊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技术类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农业领域(江苏省及周边内外高校、科研单位、国内其他省份)最新农业科研成果、具创新点的实用技术与基础成果应用技术,为解决农业生产全程提供技术支撑和瞻前指导。

  •     目录   << 2003年 006 期 >>
1. 暗黑和铜绿金龟子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被引次数:9)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江苏农业科学》   PKU  ISTIC  2003年 006期    作者:张伟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农林局
关 键 词:暗黑金龟子 铜绿金龟子 发生特点 无公害防治技术
2. 江苏省种子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被引次数:4)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江苏农业科学》   PKU  ISTIC  2003年 006期    作者:郑建初    作者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关 键 词:种子产业 现状 前景
3. 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徐薯22的选育与栽培要点 (被引次数:28)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江苏农业科学》   PKU  ISTIC  2003年 006期    作者:马代夫    作者单位: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
徐薯22在江苏省甘薯品种联合鉴定、江苏省甘薯品种区试及国家长江中下游甘薯大区区试中薯干产量稳居第一位,平均鲜薯产量2 323.0KG/667M2,与对照相比鲜薯增产5.7%、薯干增产13.8%.该品种
关 键 词:甘薯 品种选育 高淀粉 净同化率
4. 适应经济发达地区的稻麦生产模式研究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江苏农业科学》   PKU  ISTIC  2003年 006期    作者:王利民    作者单位: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经济发达地区现代化稻麦生产模式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在我国传统农艺基础上建立起与农业机械化紧密配套的农艺规范,已成为江、浙、沪等经济发达地区稻麦生产的基本模式,具有较强的示范、指导、借鉴和推广作用;推广
关 键 词:农业现代化 稻麦生产模式 农业机械化
5. "两个率先"与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 (被引次数:1)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江苏农业科学》   PKU  ISTIC  2003年 006期    作者:李逸浩    作者单位: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 键 词:两个率先 农业科技 创新发展
6. 外源赤霉酸对小麦砌Rht12矮秆系农艺性状的影响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江苏农业科学》   PKU  ISTIC  2003年 006期    作者:王书文    作者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赤霉酸处理对小麦Rht12矮秆系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赤霉酸对主茎和分蘖的作用是相同的.拔节期赤霉酸处理促进第1至第4节间伸长,第5节间缩短,穗粒数减少,千粒重和穗粒重增加,熟
关 键 词:小麦 矮秆基因 赤霉酸 农艺性状
7. 镉在鲫鱼体内积累规律及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测 (被引次数:11)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江苏农业科学》   PKU  ISTIC  2003年 006期    作者:马桂云    作者单位:盐城师范学院化学系
鲫鱼暴露在低浓度镉溶液中,鱼体不同部位对镉具有一定的积累功能.积累能力排序为内脏>鳃>肌肉;积累量随暴露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内脏及鳃中的积累量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加,肌肉中的积累量先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加,达到
关 键 词:镉 鲫鱼 积累 BP人工神经网络 预测
8. 连栋塑料温室内蔬菜有机栽培技术 (被引次数:4)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江苏农业科学》   PKU  ISTIC  2003年 006期    作者:沙国栋    作者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连栋塑料温室配置了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系统,且空间大,有利于改善温室气流环境,抑制病害发生和蔓延.本研究利用连栋塑料温室的设计性能,进行蔬菜有机栽培,主要包括土壤处理配套技术、施肥和病虫害控制技术体系、
关 键 词:连栋塑料温室 蔬菜 有机栽培技术
9. 优质高产中粳新品种徐稻3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次数:5)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江苏农业科学》   PKU  ISTIC  2003年 006期    作者:刘超    作者单位: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 键 词:优质 高产 中粳稻 品种 特征特性 栽培
10. 文心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 (被引次数:24)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江苏农业科学》   PKU  ISTIC  2003年 006期    作者:杨玉珍    作者单位:河南南阳农业学校组织培养研究开发中心
以文心兰杂交新品种星战、达卡、爪哇为材料,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对适合原球茎增殖、分化的培养基、培养方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一套经济、高效的快繁技术体系.对培养基激素进行筛选的结果表明:利于原球茎诱导
关 键 词:文心兰 不定芽增殖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