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双月刊  1976
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编:黄荣辉
ISSN:1006-9895
CN:11-1768/O4
地址:北京德胜门外祁家豁子(北京9804信箱)
邮政编码:100029
电话:010-82995051,82995052
Email:dqkx@mail.iap.ac.cn

大气科学

分享到: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本刊创刊于1976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主编为黄荣辉院士。《大气科学》报道大气科学研究领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包括学术论文、研究简报、专题评述、会议报道、书刊评介等。具体报道范围涉及全球变化、气候变化模拟与预测、大气环流和大气动力学、中小尺度气象学、大气物理、大气遥感和人工影响天气、大气环境和大气化学以及高新技术在大气科学领域的应用等。

  •     目录   << 1987年 003 期 >>
1. 春季南极昭和站上空增温与臭氧含量和分布的关系 (被引次数:7)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大气科学》   PKU  ISTIC  CSCD  1987年 003期    作者:高登义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该文利用南极昭和站1966?1979年的臭氧和高空气象资料,讨论了春季南极大气爆发性增温及其与臭氧总量、臭氧分压垂直分布的关系,发现如下事实:1.平流层爆发性增温与臭氧总量突变有三种类型,即一次突变型
关 键 词:臭氧分压 臭氧总量 臭氧含量 平流层爆发性增温 昭和站 南极
2. 苏联粮食产量预报方法的初步研究 (被引次数:3)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大气科学》   PKU  ISTIC  CSCD  1987年 003期    作者:蓝鸿第    作者单位: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苏联粮食产量有准2年和4年振荡周期,它与准2年赤道平流层位相风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吹西风往往歉收;吹东风则经常丰收.并与南方涛动有4年左右同相振荡关系,涛动由高指数变化为低指数时,粮食大多为歉收;反之多
关 键 词:苏联 埃尔尼诺 粮食产量 预报方法 平流层 环流形势
3. 大气臭氧总量变化与大气环流关系的研究 (被引次数:15)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大气科学》   PKU  ISTIC  CSCD  1987年 003期    作者:王贵勤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近六十年的研究都证明了臭氧与大气环流有密切关系,问题在于各种大气运动对臭氧的影响程度及其物理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并且已成为大家所关注的问题.该文把臭氧作为被动因子随着大气环流而迁移,在观测资料分析的基
关 键 词:地面气压 等压面高度 大气臭氧总量 大气环流
4. 水面粗糙度可变时的定常中性大气边界层数值模式 (被引次数:4)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大气科学》   PKU  ISTIC  CSCD  1987年 003期    作者:赵鸣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该文将Blackadar的中性大气边界层数值模式推广到水面上的大气边界层,其中粗糙度是摩擦速度的函数.解得的若干边界层特征参数满意地符合实测结果和理论考虑,因此,本模式可用来计算水面边界层中不同高度的
关 键 词:光滑流 定常 地转风 水面粗糙度 风速 数值模式 大气边界层
5. 北京1980-1983年夏季云和降水的分析研究 (被引次数:5)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大气科学》   PKU  ISTIC  CSCD  1987年 003期    作者:王昂生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根据北京地区1980-1983年夏季的5CM雷达回波和地面降水资料,作者研究了北京地区云和降水的特征.结果表明:具有不同结构特征和降雨过程的对流型、积层混合型(简称混合型)和层状型三种类型云体,产生了
关 键 词:云和降水 混合型 降水过程 对流型
6. 流场配置及地形对西南低涡形成的动力作用 (被引次数:59)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大气科学》   PKU  ISTIC  CSCD  1987年 003期    作者:高守亭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该文采用定常二层模式讨论较小地形及高、低层流场配置对西南低涡形成的动力作用.指出了西南低涡的形成是与盆地、河谷以及其上气流分层有关的一种定常态.在上、下为西风分层时期,低层的浅薄暖湿西风有利于西南低涡
关 键 词:流场 涡环 动力作用 涡度 西南低涡
7. 水平旋转气流对强雹暴持续降水作用的数值研究 (被引次数:2)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大气科学》   PKU  ISTIC  CSCD  1987年 003期    作者:徐文俊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该文以轴对称柱坐标模式,用简化了的微物理处理模拟积云降水过程.水荷重的作用使云体中上部上升气流削弱和下部下沉气流增强扩展,最后导致积云崩溃. 当模拟中加入水平旋转气流作用后,积云中上部的强中心下移,降
关 键 词:雹块 降水物 下沉气流 强雹暴 积云 数值研究 水平旋转 旋转气流
8. 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降水的年变化和年际变化 (被引次数:17)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大气科学》   PKU  ISTIC  CSCD  1987年 003期    作者:杨广基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该文应用了1951?1980年4?9月月平均和1961?1970年4?9月旬平均降水资料,研究了东亚、南亚和东南亚降水的年变化和年际变化,分析了中国东部、西部降水差异及长江流域夏季旱涝的特征.结果指出
关 键 词:少雨 东南亚 西南季风 东亚 旬降水量 大雨区 南亚地区 年变化和年际变化
9. 北半球夏季风时期东半球越赤道气流通道的研究 (被引次数:37)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大气科学》   PKU  ISTIC  CSCD  1987年 003期    作者:李曾中    作者单位: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该文利用1974?1979六年的格点风资料,分析了北半球夏季风期间(6?9月)东半球对流层低层及高空的越赤道气流通道.指出在该地区低空具有气候意义的仅有45°E、105°E、150°E及70°E四条通
关 键 词:东半球 环流圈 经圈环流 夏季风期间 越赤道气流通道 北半球 主要通道
10. 40-50天的纬向基流低频振荡及其失稳效应 (被引次数:46)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大气科学》   PKU  ISTIC  CSCD  1987年 003期    作者:张可苏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初步的资料分析表明,大气运动的40-50天的低频振荡不仅存在于热带对流层,而且也存在于中高纬对流层及平流层.在温度及高度场的功率谱中,40-50天的振荡比双周振荡更为显著. 用球面二层模型对对流层冬季
关 键 词:低频振荡 振荡周期 纬向平均温度 平流层 失稳效应 纬向基流


收录汇总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更多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2001年
2000年
1999年
1998年
1997年
1996年
1995年
1994年
1993年
1992年
1991年
1990年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1985年
1984年
1983年
1982年
1981年
1980年
1979年
1978年
1977年
1976年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