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全部 主题 学科 机构 人物 基金
词表扩展: 自动翻译: 模糊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分享到:

紧急状况下矿工避难行为研究

煤矿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煤矿的安全生产不仅是我国煤矿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我国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必要前提.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日益重视,我国煤矿工业安全状况逐步改善.由于我国煤矿的开采条件复杂,诱发事故的因素太多,虽然国内外很多专家和学者在煤矿瓦斯预警、预报系统、矿山压力监测技术、防灾系统、井下仿真技术和安全管理、矿工的行为心理学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这些研究工作揭示了灾难的形成机理与规律,能对灾难的发生提供较准确的预测和报告,也能对我们有效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但是这些不能完全杜绝煤矿事故的发生,重特大事故依然时有发生,因而单纯依靠预测和预警来防止和杜绝煤矿事故的发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有必要对煤矿事故后矿工的逃生行为做些研究,以便事先建立灾难后的避难硐室和逃生路线,从而提高受难矿工的逃生率.
据有关研究发现,人的避难行为决定着人对避难路径的选择,所以本文主要从影响人避难路径选择的几个重要因素如视野范围、避难方式等来对人的避难行为进行研究.考虑到人的避难行为具有不确定、复杂和模糊性,本文选择元胞自动机作为研究所使用的工具.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本文通过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火灾场景下的人员避难模型,考虑到火灾烟气对人员的视野的影响,研究了不同视野范围下人员的避难情况,通过模拟发现,视野范围的不同会影响人员的避难效率,并不是越广越好.适当合理的增大视野范围能提高人员的避难效率,但是过大的视野范围反而导致人员频繁的改变方向从而耽误避难的时间.通过模拟得出结论,人员的视野半径为3时,最有利于人员的避难.
(2)通过对矿工常用的三种避难行为方式的模拟发现,在相同的条件下,采用不同避难方式,人员避难的时间不同,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触墙移动的避难时间相比于选择其他避难方式的情况的避难时间短,由此得出结论:触墙移动的避难方式的避难效果优于随机移动和从众移动的避难方式.
(3)根据避难时间要小于危险时间的原则下,研究硐室位置的设置,得出结论,硐室要设置在离工作面800~1000m的位置,但是考虑到我国煤矿自身的特点,保守起见,建议硐室设置在离工作面750m~800m的地方,并且硐室内的设备要满足保持人生存的基本需求.

作者:
马利格
学位授予单位: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专业名称:
管理科学与工程
授予学位:
硕士
学位年度:
2012年
导师姓名:
杨雪;祁丽霞
关键词:
避难行为;煤矿企业;应急机制;视野范围;预警系统
原文获取
正在处理中...
该文献暂无原文链接!
该文献暂无参考文献!
该文献暂无引证文献!
相似期刊
相似会议
相似学位
相关机构
正在处理中...
相关专家
正在处理中...
您的浏览历史
正在处理中...
友情提示

作者科研合作关系:

点击图标浏览作者科研合作关系,以及作者相关工作单位、简介和作者主要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发文刊物及参与国家基金项目情况。

主题知识脉络:

点击图标浏览该主题词的知识脉络关系,包括相关主题词、机构、人物和发文刊物等。

关于我们 | 用户反馈 | 用户帮助| 辽ICP备05015110号-2

检索设置


请先确认您的浏览器启用了 cookie,否则无法使用检索设置!  如何启用cookie?

  1. 检索范围

    所有语言  中文  外文

  2. 检索结果每页记录数

    10条  20条  30条

  3. 检索结果排序

    按时间  按相关度  按题名

  4. 结果显示模板

    列表  表格

  5. 检索结果中检索词高亮

    是 

  6. 是否开启检索提示

    是 

  7. 是否开启划词助手

    是 

  8. 是否开启扩展检索

    是 

  9. 是否自动翻译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