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全部 主题 学科 机构 人物 基金
词表扩展: 自动翻译: 模糊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分享到:

基于参数法的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效率研究

一、 选题背景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整体的资源配置效果.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广泛开展了关于银行效率的研究,研究方法不断完善,研究结论亦愈加丰富,研究重点从最初的规模效率和范围效率拓展到后来的前沿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 就我国而言,自实行银行体系商业化改革以来,大型商业银行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构成,主导着经济社会中的储蓄投资转化与资源配置.在路径依赖等制度惯性下,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大型商业银行仍会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构成、金融资源和经济资源配置的主体,大型商业银行效率的高低不仅反映了其自身的竞争力与经营绩效、银行业和金融体系的运行质量与安全,更在深层次影响着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国内关于商业银行(包括大型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起步较晚,而且在方法上,基本直接借用国外的研究方法,将商业银行作为一个"黑匣子"对待.实际上,我国大型商业银行不同于一般的单体型生产企业,而是由层级授权经营的众多分支机构构成,各分支机构是大型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具体单元,是大型商业银行动员储蓄、配置资源的行动主体,其效率决定着大型商业银行效率的高低.因此,研究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效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因此,本论文选取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效率作为切入点,探寻参数法用于研究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效率的有效性,构建相应的参数法效率研究模型及相关变量指标体系,分析内外部相关因素对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效率的影响力度和方向,为实务界和理论界深入研究、进而提高银行分支机构效率提供基础支持. 二、研究方法 本论文涉及企业组织理论、会计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研究方法主要是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横向与纵向比较相结合. 通过分析效率评价不同方法的优劣势,本论文认为前沿效率方法可更好地评价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效率;进而在简要比较分析非参数法与参数法的基础上,并考虑到运用SFA方法研究银行分支机构效率问题在国内尚属空白、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SFA模型能实现多投入多产出等原属于DEA方法的一些优点等因素,决定选用参数法中的SFA方法;进而对SFA主要模型和函数形式、投入产出变量选取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分析,为后续的模型设定、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等提供了基础. 根据研究需要,设定了本论文实证研究所用的SFA模型、投入产出变量、内外部影响效率的主要因素,对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技术效率进行定量实证研究.首先,分别对样本组1和样本组2中分支机构技术效率进行多维度实证分析:一级分行和中心城市行技术效率整体分析、技术效率变动与资产总规模变动趋势分析、管理层级长度不同的分支机构的技术效率分析、不同地区分支机构技术效率分析,外部环境经济变量、外部市场结构变量、分支机构风险变量、分支机构收入结构变量、分支机构业务币种结构变量、分支机构费用配置结构变量对分支机构技术(无)效率的影响.然后,对SFA方法研究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效率的可靠性进行分析:DEA方法与SFA方法的一致性分析、SFA方法本身的一致性分析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银行分支机构技术效率的对策建议. 为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和逻辑性,本论文在实证研究部分,运用相关分析方法、图表等分析工具,形象地描述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三、逻辑构架 本论文的逻辑框架是依照四个层次展开的.首先,对银行效率研究的主要方法进行了一般性分析,重点介绍前沿效率研究方法的主要分析技术,选取前沿效率方法中的参数法研究银行分支机构效率的原因.其次,在介绍SFA的基本模型与函数形式、投入产出变量界定方法之后,设定本论文所用SFA模型,选取投入产出变量、效率影响因素.然后,选用一家大型商业银行境内分支机构作为样本并分组(样本组1为37家一级分行、样本2为73家中心城市行),分别对样本组1和样本组2中分支机构技术效率、效率影响因素等进行实证分析.再后,对参数法研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效率的可靠性与稳定性进行了检验:SFA方法与DEA方法的一致性检验、SFA方法自身跨时间稳定性检验;之后,提出改进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效率的政策建议. 本论文在内容上包括六章,在逻辑上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章,分别是本论文的导论、银行效率研究的主要方法介绍、选择前沿效率方法中参数法研究银行分支机构效率的原因分析.其中,导论部分,主要包括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研究的难点、创新点与不足:第二章在比较银行效率研究的主要方法之后,简要介绍前沿效率研究方法的主要技术、选择前沿效率方法中参数法研究银行分支机构效率的原因. 第二部分即第三章,分别在介绍SFA模型与函数形式、投入产出变量界定方法的基础上,设定本论文研究所用的SFA模型,选取投入产出变量、效率影响因素. 第三部分即第四章,在分析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沿革及设置现状的基础上,选取一家大型商业银行境内分支机构作为样本分支机构并进行分组(样本组1和样本2),使用本论文设定的SFA模型,分别对样本组1和样本组2中分支机构效率进行测算与多维度分析,分析相关因素对分支机构效率影响的力度和方向. 第四部分包括第五、六章,主要在检验参数法研究银行分支机构效率的可靠性的基础上,分析提高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效率的措施建议.在检验参数法可靠性时,分别采用外部交叉检验(DEA方法与SFA方法之间的一致性检验)和内部稳定性检验(SFA方法自身跨时间稳定性检验). 整体上,本论文建立了"效率研究方法选择-适用模型设定-分支机构效率实证分析-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有效性检验-政策建议"的研究框架,在逻辑上形成了一个较为严谨的闭环. 四、主要观点及结论 本论文的主要观点及结论如下: (一)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效率整体存在较严重的无效率,提高分支机构效率的任务还较为沉重. (二)大型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采取的是外延式扩张之路,导致在资产规模持续增长的同时,整体效率基本上处于下降趋势. (三)大型商业银行实行的分支机构扁平化管理改革,不仅仅是缩短对下的管理层级,更要通过扩大管理幅度和纵向授权来提高管理资源利用效率,才能提高技术效率水平. (四)大型商业银行不同地区分支机构技术效率水平存在差异,分支机构技术效率与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区域分支机构的技术效率可能高于或低于平均水平. (五)外部经济环境变量,对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技术(无)效率的影响在方向上是确定的,但影响程度不显著;所在区域经济较快增长可能会减轻分支机构技术无效率水平,但减轻的程度并不显著,也就是说所在区域经济较快增长有助于提升分支机构技术效率水平,但提升效应并不显著. (六)外部市场结构变量对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技术(无)效率的影响方向是确定的,但影响程度不显著,两者之间的关系既不完全符合ES范式,也不是完全符合SCP范式. (七)分支机构风险变量对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技术(无)效率的影响方向是确定的,影响程度显著,较低的风险管理能力将会导致分支机构技术无效率的增加(也就是技术效率水平的降低). (八)分支机构收入结构变量对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技术(无)效率的影响方向是确定的,影响程度显著;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的经营策略,导致分支机构技术无效率的增加(也就是技术效率水平的降低). (九)分支机构业务币种结构变量对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技术(无)效率的影响方向是确定的,影响程度不显著,说明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将可能对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技术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十)分支机构费用配置结构变量对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技术(无)效率的影响方向是确定的,影响程度显著,说明提高工资薪金在总营业支出中的占比(也就是压缩业务营销费用等其他营业支出),将可能会降低分支机构的技术效率水平. 五、创新、不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本论文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 一是效率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现有关于银行分支机构效率的研究,直接指定DEA方法测度分支机构效率.考虑到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SFA模型,不仅具有参数方法的固有优势,而且还具备了非参数方法的一些优势,本论文经过比较分析后采用参数法测度分支机构效率,分析效率差异的原因,寻找银行效率提升之道,另外使用非参数法对参数法的效率估计情况进行检验,第一次对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效率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也是第一次对我国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效率进行的较为全面的研究. 二是研究逻辑上的创新.现有关于银行分支机构效率的研究,在指定DEA方法测度分支机构效率时,缺少对效率研究方法进行有效性检验.本论文通过"效率研究方法选择-适用模型设定-分支机构效率测度-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有效性检验-提高效率建议"的研究框架,在研究逻辑上形成了一个严谨的闭环. 三是样本数据上的创新.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区域的银行分支机构效率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可能不尽相同,可靠的研究结论不仅需要合理的研究方法和逻辑,更需要足够的样本数据为实证研究提供支撑.现有关于我国银行分支机构效率的研究,样本数据的时间长度和覆盖广度小,不能满足深入研究分支机构效率问题的需要,研究结论不能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针对现有研究样本数据存在的问题,同时基于以下几方面考虑,本论文选取一家大型商业银行(以下称"样本银行")境内分支机构(37家一级分行、73家中心城市行)作为样本,选取5年的经营管理数据,为横向和纵向研究分支机构效率问题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数据支撑: 首先,样本银行与其他大型商业银行一样,在境内的分支机构具有足够的地域覆盖度和纵向深度.样本银行在我国大陆所有省、市、自治区均设有一级分行,在所有的地级市、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与副省级城市及计划单列城市的市辖区设有二级分行,在所有县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其他乡镇等城镇设有分支机构,为多角度研究大型国有银行分支机构效率问题提供了良好基础条件,也可以作为研究国内银行业分支机构效率问题的有益参考. 其次,作为一家上市银行,样本银行实行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同时接受政府部门和资本市场监管,属于国内商业银行中效率较高银行之一.整体上看,上市银行通过股份改造并上市,构建了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和引入了外部市场监督,经营效益与服务质量高于非上市银行,整体竞争力强于非上市银行,是国内商业银行中效率较高的群体,也是不少非上市银行的发展目标.研究样本银行分支机构效率,不仅有助于提高样本银行甚至其他上市银行的分支机构及整体效率,还能为非上市银行分支机构及其整体效率的提高给予有益参考. 再次,作为最早上市的国有银行,选用样本银行分支机构作为研究样本具有数据优势.上市前后各家银行的网点分布、管理模式、组织构架甚至数据口径等均发生了变化,相对于比较研究上市前后分支机构效率问题而言,研究上市后银行分支机构效率问题,显然更有现实和未来指导意义.在大型商业银行中,样本银行上市的时间最早,上市后分支机构相关数据期间跨度最大,对于更稳健的分析分支机构效率及其差异原因、检验参数法研究银行分支机构效率的可靠性、提高对策建议的合理性,均具有数据优势. 最后,本论文选取样本银行境内37家一级分行和73家中心城市行作为样本分支机构,并分成下列两组: 样本组1包括境内37家一级分行在样本银行上市后2007-2011年数据. 样本组2包括境内73家中心城市行在样本银行上市后2007-2011年数据. 上述分组中,样本组1包括了样本银行在境内的一级分行,分组目的是为了全面分析样本银行境内一级分行的效率状况,并对其中的东部地区(由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组成)和中西部地区一级分行之间、省区行和城市行(包括直辖市行和单列城市行)之间的效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该样本组中的37家一级分行2011年底的资产合计已占样本银行总资产的90%以上,其效率状况已足够反映样本银行的整体资源配置状况. 样本组2的数据很小部分(一级分行中的城市行)与样本组1交叉,但绝大多数不相同.之所以将其单独分组,主要考虑了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一级分行中,省分行或自治区分行与城市行组织构架相差较大,前两种分行通常下辖多个地市级二级分行,主要从事管理活动,部分从事直接经营活动,再下辖县市级营业机构,是从事经营活动的主体,而城市行的组织构架则相对扁平化,在一级分行的城市行下辖多个地市级二级分行,是从事经营活动的主体,再下辖的县市级营业机构,数量较少,开展的业务种类和业务量也较少.这些中心城市行在组织构架方面基本相似,其本身主要是行使管理职能,其直接下辖分支机构是经营活动的主体,而且都是位于各省市区的经济较为发达城市区域,内外部环境相对更接近,有利于效率状况的对比分析.其次,这73个中心城市行,在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上处于领先位置,收入规模和资产总量占样本银行整体的比重较大,可以视为样本银行分支机构中效率高、竞争力强的分支机构代表.研究这73个中心城市行的效率问题,实际上就是在研究样本银行最核心分支机构群体的效率问题,重要性不言而喻.再次,这些中心城市在中国银行体系中地位很重要,国有商业银行中,中心城市行在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上处于领先,业务规模和资产总量方面比重较大,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主要分布于这些中心城市地区,资产总量和质量综合排名靠前的城市商业银行所在地也基本是这些中心城市,这些中心城市行效率的提高对于中国银行体系整体效率也很重要 由于水平和时间限制,本论文主要存在以下不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本论文未能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效率进行全面研究.本论文选取了一家大型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作为研究样本,未能对股份制上市银行、地方性上市银行以及其他未上市银行类金融机构分支机构的效率进行全面研究,并与本论文样本分支机构效率进行比较分析. 2.本论文未能进一步对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规模效率、成本效率、利润效率等其他前沿效率进行研究.本论文从多个角度对样本银行分支机构的技术效率进行了较全面研究,未能进一步对样本分支机构的规模效率、成本效率、利润效率、全要素生产率等其他前沿效率问题进行研究.虽然技术效率是衡量分支机构投入产出效率的最重要指标,全面研究其他前沿效率问题也有必要,笔者希望能够后续研究在此方面进一步深入. 3.本论文未能进一步对商业银行内部不同业务条线(部门)的效率进行研究.目前,商业银行基本实行总分行体制,业务单元制模式以及各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变量的选取以及取值,均难以实现.随着银行内部经营模式改革的推进,内部各条线和部门的效率分析很有必要,笔者希望后续研究能在此方面进一步深入. 4.本论文未能对分支机构领导人的经营管理能力等完全独立研究.在目前的总分支行制管理体制下,领导人的经营管理能力是分支机构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但由于相关数据获取的难度很大,未能独立研究分支机构领导人经营管理能力对分支机构效率的影响,笔者希望后续研究能够进一步考察领导人变更对分支机构效率的影响. 关键词:前沿效率;参数法;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效率.

作者:
朱永利
学位授予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
专业名称:
金融学
授予学位:
博士
导师姓名:
刘鸿儒;唐旭
原文获取
正在处理中...
该文献暂无原文链接!
该文献暂无参考文献!
该文献暂无引证文献!
相似期刊
相似会议
相似学位
相关机构
正在处理中...
相关专家
正在处理中...
您的浏览历史
正在处理中...
友情提示

作者科研合作关系:

点击图标浏览作者科研合作关系,以及作者相关工作单位、简介和作者主要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发文刊物及参与国家基金项目情况。

主题知识脉络:

点击图标浏览该主题词的知识脉络关系,包括相关主题词、机构、人物和发文刊物等。

关于我们 | 用户反馈 | 用户帮助| 辽ICP备05015110号-2

检索设置


请先确认您的浏览器启用了 cookie,否则无法使用检索设置!  如何启用cookie?

  1. 检索范围

    所有语言  中文  外文

  2. 检索结果每页记录数

    10条  20条  30条

  3. 检索结果排序

    按时间  按相关度  按题名

  4. 结果显示模板

    列表  表格

  5. 检索结果中检索词高亮

    是 

  6. 是否开启检索提示

    是 

  7. 是否开启划词助手

    是 

  8. 是否开启扩展检索

    是 

  9. 是否自动翻译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