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全部 主题 学科 机构 人物 基金
词表扩展: 自动翻译: 模糊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分享到:

献礼剧《觉醒年代》集体记忆建构研究

近年来,随着献礼剧质量的节节攀升,其播放量和关注度也日益提升,建党100周年献礼剧《觉醒年代》更是独占鳌头,大放异彩。其以浓厚的历史底蕴、真切的创伤情感、绝伦的艺术呈现为观众架设了一条沟通历史和现实的桥梁,令受众争先参与互动,并由此进入笔者视野。在观察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虽然观众并未亲历百年前的历史,但通过《觉醒年代》的塑造,受众的集体记忆却无疑更加凝实,而《觉醒年代》对于集体记忆的建构,也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因此,本研究希望可以借由对《觉醒年代》集体记忆建构的个案分析和参与式观察,对其集体记忆实践过程进行探讨,不仅聚焦记忆主体对记忆文本的主观建构,还重视记忆个体通过媒介手段对集体记忆的参与互动,以及经由媒介使用引发的集体记忆行为,以期在动态的眼光下对集体记忆建构过程进行研究。在系统梳理有关集体记忆研究的文献和借鉴前沿理论的基础上,笔者提出献礼剧是建构集体记忆的有效手段,并指出《觉醒年代》作为献礼剧的一匹黑马在建构集体记忆的过程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随后,笔者分析了献礼剧《觉醒年代》如何通过群像化的人物塑造、场景的复现、隐喻符号的运用和视听语言的烘托对创伤记忆进行呈现,并在这样的呈现中奏响集体记忆建构的序曲。紧接着,笔者剖析了《觉醒年代》如何在创伤记忆的呈现下使得预设的逻辑消解了微弱的抵抗,以及集体记忆建构的展演从影像空间拓展到新媒介场域和线下空间的原因,并论述了个体记忆通过参与记忆的书写与集体记忆走向共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个人的记忆碎片被粘合,分散的个体记忆被收编为集体记忆,分散的个体也被收拢成一个整体,集体记忆建构的意义随之体现。通过对于群体的集体记忆的建构,《觉醒年代》为观众打造了“想象的共同体”,所有观众得以在这个共同体中同在,这个共同体也因此成为他们灵魂上的共同家园。

作者:
陈子韵
学位授予单位:
塔里木大学
授予学位:
博士
学位年度:
2022年
导师姓名:
高汝东;吴自力
中图分类号:
G222
关键词:
集体记忆;觉醒年代;创伤记忆;展演;共生
原文获取
正在处理中...
该文献暂无原文链接!
该文献暂无参考文献!
该文献暂无引证文献!
相似期刊
相似会议
相似学位
相关机构
正在处理中...
相关专家
正在处理中...
您的浏览历史
正在处理中...
友情提示

作者科研合作关系:

点击图标浏览作者科研合作关系,以及作者相关工作单位、简介和作者主要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发文刊物及参与国家基金项目情况。

主题知识脉络:

点击图标浏览该主题词的知识脉络关系,包括相关主题词、机构、人物和发文刊物等。

关于我们 | 用户反馈 | 用户帮助| 辽ICP备05015110号-2

检索设置


请先确认您的浏览器启用了 cookie,否则无法使用检索设置!  如何启用cookie?

  1. 检索范围

    所有语言  中文  外文

  2. 检索结果每页记录数

    10条  20条  30条

  3. 检索结果排序

    按时间  按相关度  按题名

  4. 结果显示模板

    列表  表格

  5. 检索结果中检索词高亮

    是 

  6. 是否开启检索提示

    是 

  7. 是否开启划词助手

    是 

  8. 是否开启扩展检索

    是 

  9. 是否自动翻译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