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全部 主题 学科 机构 人物 基金
词表扩展: 自动翻译: 模糊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分享到:

“战后”(1945-1949)国产现实主义电影研究

西方文论史中关于“艺术”与“现实”的讨论从古希腊时期的“摹仿说”就已经开始,直到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中,以巴尔扎克、司汤达为代表的文艺作品和思想主张意味着现实主义文论的成熟,真实性、典型化、批判性等成为基本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现实主义文论以暗含了无产阶级政治性、革命性的宣传需求的“新写实主义”的姿态来到中国,并在其自身的传播和发展中持续影响着中国电影;战后时期的影人在政治审查、经济崩溃等诸多复杂的困境之下,对电影创作的“严肃性”与现实主义电影的“现实性”之间做了进一步的关联和理解,并将创作的重点转向真实性、典型性等现实主义的基本美学特征上来。以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论中关于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为理论基础,并结合其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特点,研究我国战后时期现实主义电影的文本特征和创作特征,发现该时期的现实主义电影对于社会现实的反映和表达具有以生活化、诗意化为主要特点的艺术突破性和创新性,其中电影创作者在抗战时期深厚的生活积累是完成这种现实主义电影的真实性表达的关键;该时期现实主义电影中出现了以知识分子、家庭女性、流浪儿童为代表的众多典型人物,并以家庭化、群像化的独特手法聚合人物,在其中呈现出典型的时代环境特征和时代社会心理,并使人物的典型化塑造在与政治性、革命性的宣传需求相融合的过程中摆脱了人物性格单一、概念化等缺憾,达到了现实主义审美性上的成熟;此外,“战后”现实主义电影很好地将我国的“影戏”传统与现实主义电影的批判性相结合,并结合直接批判的手法达成对该时期异常动荡、黑暗的社会现实的尖锐批判。依托于三十年代左翼电影运动中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奠基、抗战时期电影艺术功力上的磨练,生发于电影艺术家在抗战时期深厚的生活实践积累,四十年代后半期即“战后”现实主义电影在审美性和艺术性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化和成熟。新时期,中国“战后”现实主义电影走向国际交流时,也被国际电影界评论具有“炽热的现实主义精神”。本论文从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出发,以文本分析、史料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尝试把握该时期现实主义电影的艺术特征,为丰富战后时期中国电影的研究做出微小的努力。

作者:
徐霞
学位授予单位: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
授予学位:
博士
学位年度:
2022年
导师姓名:
黄德泉
中图分类号:
J909.2;K266
关键词:
现实主义电影;“战后”;真实性;典型性;批判性;审美性
原文获取
正在处理中...
该文献暂无原文链接!
该文献暂无参考文献!
该文献暂无引证文献!
相似期刊
相似会议
相似学位
相关机构
正在处理中...
相关专家
正在处理中...
您的浏览历史
正在处理中...
友情提示

作者科研合作关系:

点击图标浏览作者科研合作关系,以及作者相关工作单位、简介和作者主要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发文刊物及参与国家基金项目情况。

主题知识脉络:

点击图标浏览该主题词的知识脉络关系,包括相关主题词、机构、人物和发文刊物等。

关于我们 | 用户反馈 | 用户帮助| 辽ICP备05015110号-2

检索设置


请先确认您的浏览器启用了 cookie,否则无法使用检索设置!  如何启用cookie?

  1. 检索范围

    所有语言  中文  外文

  2. 检索结果每页记录数

    10条  20条  30条

  3. 检索结果排序

    按时间  按相关度  按题名

  4. 结果显示模板

    列表  表格

  5. 检索结果中检索词高亮

    是 

  6. 是否开启检索提示

    是 

  7. 是否开启划词助手

    是 

  8. 是否开启扩展检索

    是 

  9. 是否自动翻译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