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全部 主题 学科 机构 人物 基金
词表扩展: 自动翻译: 模糊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分享到:

基于平面ECT的航空复合材料缺陷检测优化研究

复合材料具有诸多优良性能如抗疲劳、耐腐蚀、耐高温、质量轻,在航空航天、军事工业等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复合材料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自身结构和性质上会发生改变,也会受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在航空领域为了确保飞机飞行的安全性,需要对复合材料进行损伤和缺陷检测以保证其质量。电容层析成像具有速度快、适应性强、成本低等优点,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缺陷损伤检测技术,其原理是利用电容的边缘效应对复合材料内部出现损伤的部位进行可视化检测。本文基于平面ECT的航空复合材料检测技术,对传感器的结构及相关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并通过实验来验证传感器性能的改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1)针对平面式阵列电极传感器,确定传感器相关性能指标,分析电极板的结构参数如极板形状、长宽比、间距、屏蔽层等对其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矩形极板的长宽比和间距的减小能够提高传感器的测量灵敏度,加入屏蔽层可以降低电容测量动态范围并改善灵敏度分布的均匀性。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得到一组优化参数:极板长宽比取值在1-2之间、极板间距为0.3cm,极间屏蔽宽度为0.2cm。(2)使用COMSOL多物理场仿真软件进行三维仿真建模,对比优化前后的传感器的二维、三维灵敏度分布和满场、物场电容差值。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传感器电容差值和灵敏度提高,在距离传感器0.7cm高的层面上灵敏度分布的均匀性最好,仿真成像效果在此层面也是最好的。通过MATLAB用不同的图像重建算法在平面ECT中对不同类型的缺陷进行图像重建,通过对比图像相关系数和图像误差评价不同算法在平面ECT中的适用性。(3)在以STM32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系统上进行实验测试,对复合材料的胶粘缺陷进行检测。通过成像效果和电容数据分析对比优化前后传感器检测胶粘缺陷的敏感程度、穿透深度、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传感器提高了缺陷检测的精度,检测深度在0.5cm-0.7cm范围内效果最好。

作者:
邓晨肖
学位授予单位:
中国民航大学
授予学位:
硕士
学位年度:
2019年
导师姓名:
马敏
中图分类号:
V250.2
关键词:
航空复合材料;无损检测;电容层析成像;平面阵列电极;传感器优化
原文获取
正在处理中...
该文献暂无原文链接!
该文献暂无参考文献!
该文献暂无引证文献!
相似期刊
相似会议
相似学位
相关机构
正在处理中...
相关专家
正在处理中...
您的浏览历史
正在处理中...
友情提示

作者科研合作关系:

点击图标浏览作者科研合作关系,以及作者相关工作单位、简介和作者主要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发文刊物及参与国家基金项目情况。

主题知识脉络:

点击图标浏览该主题词的知识脉络关系,包括相关主题词、机构、人物和发文刊物等。

关于我们 | 用户反馈 | 用户帮助| 辽ICP备05015110号-2

检索设置


请先确认您的浏览器启用了 cookie,否则无法使用检索设置!  如何启用cookie?

  1. 检索范围

    所有语言  中文  外文

  2. 检索结果每页记录数

    10条  20条  30条

  3. 检索结果排序

    按时间  按相关度  按题名

  4. 结果显示模板

    列表  表格

  5. 检索结果中检索词高亮

    是 

  6. 是否开启检索提示

    是 

  7. 是否开启划词助手

    是 

  8. 是否开启扩展检索

    是 

  9. 是否自动翻译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