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全部 主题 学科 机构 人物 基金
词表扩展: 自动翻译: 模糊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分享到:

明代中朝对于两国封贡关系书写的比较研究 ——以1435到1464年的中朝实录为中心

朝鲜半岛与我国东北地区相连,一直以来,我国历代朝廷均与朝鲜半岛上的政权有着密切的来往。明朝建立后,与朝鲜政权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交往。而明、鲜双方的《实录》作为明、鲜双方的官修编年体史书,其中也记载着大量有关明、鲜之间封贡往来的珍贵史料。因而对明、鲜《实录》中的封贡史料进行比较研究,对于研究当时的东亚局势,尤其是明、鲜双方的封贡往来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1435年至1464年间,明廷经历了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并先后发生了土木之变、夺门之变,而此时的朝鲜则历经了世宗、文宗、端宗、世祖四朝。在权力更迭频繁的大背景下,对于这一时期的明、鲜《实录》的比较研究就显得更有意义,因此本文选择将《明英宗实录》与同时期的《李朝实录》进行比较研究。本文共分为六章,其中第二到五章分别就明、鲜实录中对于双方使团的人员构成及使团性质、使团携带文书及礼品、使团的出使经历以及使团所办事务进行了比较,并且在第五章中对于这一时期明、鲜使团所办的主要事务进行了举例说明。可以看到,《李朝实录》中对于封贡的记载要明显比《明英宗实录》中的记载要详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李朝实录》的记载就全部是客观史实,《李朝实录》在某些事务的记载上就明显存在着避实就虚的情况。同时,通过对于这一时期明、鲜两国《实录》中封贡史料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朝鲜对于明廷的尊重以及这一时期明、鲜双方的封贡关系还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之下。而在第六章中,笔者对明、鲜实录中有关封贡的记载的不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造成不同主要是受明、鲜两国在封贡关系中的地位、双方维护各自国体的需要以及编纂实录的资料来源的影响。

作者:
高佩文
学位授予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
授予学位:
硕士
学位年度:
2019年
导师姓名:
吴德义
中图分类号:
K248;K312.34
关键词:
《明英宗实录》;《李朝实录》;封贡关系
原文获取
正在处理中...
该文献暂无原文链接!
该文献暂无参考文献!
该文献暂无引证文献!
相似期刊
相似会议
相似学位
相关机构
正在处理中...
相关专家
正在处理中...
您的浏览历史
正在处理中...
友情提示

作者科研合作关系:

点击图标浏览作者科研合作关系,以及作者相关工作单位、简介和作者主要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发文刊物及参与国家基金项目情况。

主题知识脉络:

点击图标浏览该主题词的知识脉络关系,包括相关主题词、机构、人物和发文刊物等。

关于我们 | 用户反馈 | 用户帮助| 辽ICP备05015110号-2

检索设置


请先确认您的浏览器启用了 cookie,否则无法使用检索设置!  如何启用cookie?

  1. 检索范围

    所有语言  中文  外文

  2. 检索结果每页记录数

    10条  20条  30条

  3. 检索结果排序

    按时间  按相关度  按题名

  4. 结果显示模板

    列表  表格

  5. 检索结果中检索词高亮

    是 

  6. 是否开启检索提示

    是 

  7. 是否开启划词助手

    是 

  8. 是否开启扩展检索

    是 

  9. 是否自动翻译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