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全部 主题 学科 机构 人物 基金
词表扩展: 自动翻译: 模糊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分享到:

山西古交方言的形态构词及其重音模式

本文借鉴韵律构词和词重音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山西古交方言中名词两字组重叠词、圪类词和嵌L词这三类双音节韵律词进行了描写分析,并通过实验的手段将这三类词的韵律特征量化展现,从而对这三类双音节韵律词内部的韵律模式、重音表征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古交市和古交方言的概况、形态构词及汉语构词形态的历时研究、古交方言中的典型构词形态以及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意义和实验步骤。第二章主要对古交方言两字组名词重叠式进行了语法语义上的分析和重音模式的研究。另外还对比考察了与古交市接壤,方言归属同属于并州片的清徐方言中的两字组名词重叠式的重音模式。第三章对古交方言圪类词及其重音模式进行了研究。以词头分组、以词性分类,描写了古交方言中圪类词的语义特点和语音特点,选取了数量较多的名词圪类词和动词圪类词进行分词类的重音模式考察。第四章为古交方言的嵌L词及其重音模式的实验研究。介绍了前辈学者对嵌L词的历时研究;并按照嵌L词后字调类进行分组考察其重音模式。第五章主要对本文研究的几种词类的重音模式进行了集中的分析和讨论。简要地梳理了关于汉语词重音研究的各种观点,结合前辈学者的观点,提出了音系层面的词重音标准:一个音节如果失去本调或者同时促化变短可以被看成是轻声。通过声学参数分析,分别对古交方言两字组名词重叠式、圪类词、嵌L词的重音模式进行界定,得出了重叠词为前重后轻、圪类词和嵌L词为前轻后重的结论。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本文还讨论了古交方言中可能存在的词重音模式历史演变规律,提出了古交方言双音节韵律词的重音模式部分经历了(或正在经历)从“轻重”到“重轻”的演变假设,进而可以解释几种双音节韵律词前字之所以为入声音节的构词现象,均是“轻重”模式制约构词的语音表现及留存。认为嵌L词的有定词框中前字韵母位置预填的e?是为了实现前字“轻”而发生的促化;圪类词在形成过程中词根前借用一个入声词头是为了实现前字“轻”,清徐方言两字组名词重叠式前字促化变韵的原因,也是为了实现前字“轻”。

作者:
李子辉
学位授予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
授予学位:
硕士
学位年度:
2019年
导师姓名:
陈鹏飞
中图分类号:
H172.2
关键词:
古交方言;名词重叠;圪类词;嵌L词;词重音
原文获取
正在处理中...
该文献暂无原文链接!
该文献暂无参考文献!
该文献暂无引证文献!
相似期刊
相似会议
相似学位
相关机构
正在处理中...
相关专家
正在处理中...
您的浏览历史
正在处理中...
友情提示

作者科研合作关系:

点击图标浏览作者科研合作关系,以及作者相关工作单位、简介和作者主要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发文刊物及参与国家基金项目情况。

主题知识脉络:

点击图标浏览该主题词的知识脉络关系,包括相关主题词、机构、人物和发文刊物等。

关于我们 | 用户反馈 | 用户帮助| 辽ICP备05015110号-2

检索设置


请先确认您的浏览器启用了 cookie,否则无法使用检索设置!  如何启用cookie?

  1. 检索范围

    所有语言  中文  外文

  2. 检索结果每页记录数

    10条  20条  30条

  3. 检索结果排序

    按时间  按相关度  按题名

  4. 结果显示模板

    列表  表格

  5. 检索结果中检索词高亮

    是 

  6. 是否开启检索提示

    是 

  7. 是否开启划词助手

    是 

  8. 是否开启扩展检索

    是 

  9. 是否自动翻译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