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之光的闪烁"-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三位风景画家的创作研究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是风景画发展的重要时期,浪漫主义以颂扬人的精神价值,争取个性解放和人权为思想原则,在绘画上主张有个性、有特征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十八世纪后半叶,卢梭率先提出"回归自然"的口号激荡了一代人的心灵,自然景物那令人愉悦的美感,引起浪漫主义艺术家的关注.后来浪漫主义改变了风景画的面貌,使风景画成为艺术家传达多层次精神情感与内心体验的方式.这就为笔者提供了研究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风景绘画的视角,探寻"情与景"结合下对浪漫主义风景画的发展意义.本文以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弗里德里希、透纳、康斯太勃尔三位优秀的风景画家的代表作品为研究对象,以浪漫主义时期风景画注重自然性和精神性的结合作为主线.论文大致分为四个部分,以循序渐进的方法逐步深入:第一部分对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风景画以及代表性画家简单概述,对风景画在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注重精神情感表达从历史、社会、科技和自然美学观等方面进行简要的概括和说明.第二部分选取了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三位风景画家及其作品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了他们风景画中深层精神内涵.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分析浪漫主义三位风景画家艺术创作共性,以注重艺术家精神情感的表达以及在大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发展倾向境界为方向,对浪漫主义风景绘画中绘画视觉语言的表达要素-形式因素及精神因素进行重点研究.其中形式因素包括光和色、笔触、取景构图等视觉语言转换的基本要素,而精神因素则是通过象征符号的运用,主体情感的投射绘画视觉语言来表现艺术家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认识,传达深层次的精神情感内涵.第四部分通过对浪漫主义三位风景画家作品研究,思考是什么使得风景画在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得到发展.从现代美学的角度看这三位浪漫主义风景家作品,发现艺术家精神情感的表达不仅改变艺术家观看自然的方式、重塑人与自然和谐同一的自然观.最重要的是艺术家把对理想社会的诉求投射在风景画中,从一定意义上改变了风景画只是单纯的描绘自然属性,赋予了风景画精神意蕴.
- 作者:
- 曹福雯
- 学位授予单位:
- 曲阜师范大学
- 专业名称:
- 美术学
- 授予学位:
- 硕士
- 学位年度:
- 2018年
- 导师姓名:
- 杜海涛
- 中图分类号:
- J205
- 关键词:
- 精神性;自然性;浪漫主义;风景画
- Spirituality; Naturality; Romanticism; Landsca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