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全部 主题 学科 机构 人物 基金
词表扩展: 自动翻译: 模糊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分享到:

台安-大洼基岩油气成藏条件及模式研究

利用研究区钻井、测井、试油、分析化验等各类资料,从构造演化研究入手,深化了台安-大洼断裂带基岩油气成藏认识.通过构造演化研究认为:郯庐断裂从辽河坳陷基底穿过,分为两支.西支在西部凹陷与现今台安-大洼断层位置相当,向北延伸从大民屯凹陷西侧穿过,进而推断早白垩世早期的左旋走滑运动对基底的储层改造起到了重要作用;早白垩世晚期走滑运动转换为伸展运动,在中央凸起产生了一系列滑脱断块体,并在中央凸起和西部凹陷中间形成了构造薄弱带,为新生代大洼断层的发育和演化奠定了基础.台安大洼断层长期、多阶段性发育,使基岩油气藏形成了多套生储盖组合体系;其二,其差异升降运动形成了"新生古储"、"下生上储"、"上生下储"及其他复杂的生储盖配置体系;其三,由于台安大洼断层具有断距大,与前古近系近东西向断层交会区域多的特点,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了基岩储层裂缝的发育;其四,台安大洼断层在沙三沉积时期开始活动,东营期活动最为剧烈,其活动强度和时间与生油洼陷主要排烃时期吻合.研究认为:中央凸起潜山成藏的主控因素为盖层条件及内幕裂缝发育程度,而兴隆台潜山带成藏的主控因素则为内幕裂缝发育程度;在古近系盖层优越的前提下,潜山内幕裂缝发育程度越高,连通性越好,越有利于油气的富集,反之,则不利于内幕油气藏的形成;潜山内幕储隔层的变化是形成内幕油藏的基础;断裂-裂缝构成了网状运-储系统;推断基底表层不整合面上的局部构造高点以及基岩内幕大断裂端点、拐点、交汇点可能是基岩油气成藏的有利区域.在此研究及取得的认识的基础上,2010年,部署了赵古7和赵古8两口探井,试油井3口,均获得成功,其中马古9和马古12井获得高产油气流,兴隆台兴隆台潜山带整体上报探明储量1.27*108t.

作者:
季蕾
学位授予单位:
东北石油大学
专业名称:
地质工程(专业学位)
授予学位:
硕士
学位年度:
2015年
导师姓名:
付广;单俊峰
中图分类号:
P618.13
关键词:
构造演化;基岩油气藏;供油窗口;油源通道;储层;裂缝
原文获取
正在处理中...
该文献暂无原文链接!
该文献暂无参考文献!
该文献暂无引证文献!
相似期刊
相似会议
相似学位
相关机构
正在处理中...
相关专家
正在处理中...
您的浏览历史
正在处理中...
友情提示

作者科研合作关系:

点击图标浏览作者科研合作关系,以及作者相关工作单位、简介和作者主要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发文刊物及参与国家基金项目情况。

主题知识脉络:

点击图标浏览该主题词的知识脉络关系,包括相关主题词、机构、人物和发文刊物等。

关于我们 | 用户反馈 | 用户帮助| 辽ICP备05015110号-2

检索设置


请先确认您的浏览器启用了 cookie,否则无法使用检索设置!  如何启用cookie?

  1. 检索范围

    所有语言  中文  外文

  2. 检索结果每页记录数

    10条  20条  30条

  3. 检索结果排序

    按时间  按相关度  按题名

  4. 结果显示模板

    列表  表格

  5. 检索结果中检索词高亮

    是 

  6. 是否开启检索提示

    是 

  7. 是否开启划词助手

    是 

  8. 是否开启扩展检索

    是 

  9. 是否自动翻译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