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全部 主题 学科 机构 人物 基金
词表扩展: 自动翻译: 模糊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分享到:

L6-201井区高含水期层系细分及井网重构研究
Study on Layer Subdivision and Well Pattern Reconfiguration for L6-201Block in High Water Cut Stage

目前大庆多数油田已经处于高含水和特高含水阶段,L6-201井区从开发初期的低含水阶段逐渐进入到目前的高含水阶段,不同井网都暴露出注水问题,储层物性好的油层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大部分井过早见水或者水淹,物性差的油层吸水较差,动用程度较低,存在无效低效循环部位.为了有效挖潜剩余油富集层段,通过进一步细分开发层系,优化最佳组合的生产层段,通过井网重构,建立新的注采关系及驱动体系,进一步改善动用较差层段注采关系,实现水驱高效开发.本文针对L6-201井区高含水期层系细分及井网重构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分析L6-201井区的地质特征和开发历程,以及高含水期各套层系的开发现状和井网的适应性,绘制各套层系的开发过程中产油曲线、注水量曲线和产量递减曲线,同时计算各套层系的合理井网密度和经济极限井网密度,为进一步层系细分及井网重构提供依据;第二,通过建立符合高含水期油田开发特征的理想模型,分析了渗透率级差、原油粘度、地层系数、小层数目、深度差、有效厚度下限和渗透率变异系数对采出程度的影响,确定了各个参数的在层系细分调整中的理论政策界限;同时应用统计方法和油藏工程方法,结合矿场实际吸水剖面资料和经济成本资料,分析了有效厚度、油层数目对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确定了实际开发层系调整的应用界限;通过以上研究,确定了高含水期层系细分及重组的的技术界限标准;第三,应用Petrel软件建立了研究井区基于随机建模方法的相控三维地质模型,在地质模型基础上应用Eclipse软件构建了数值模型,并进行储量拟合、全区和单井的历史拟合,同时给出了剩余油饱和度图、纵向小层剩余油储量和各沉积相剩余油储量分布;第四,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确定高含水期层系细分及重组指标体系,考虑平均有效厚度、孔隙度、渗透率、原油粘度、流动系数、原始含水饱和度和剩余油储量对层系细分的影响,对原有层系进一步细分和重组;同时根据小层界限,并结合聚类分析结果,给出了L6-201井区高含水期层系细分及重组原则;最后,根据层系细分及重组原则,制定了L6-201井区含水期层系细分及重组方案六套,分别针对四套开发层系、五套开发层系和六套开发层系进行制定,优选出不同开发层系下的最优层系调整方案;在层系调整方案确定基础上,结合目前各套层系的井网部署情况、各井网的合理井网密度以及剩余油分布情况,对L6-201井区进行井网重构,制定井网重构方案六套,对比了各方案的开发效果,同时应用经济学盈亏原理计算了各方案的经济效益,最终确定了L6-201井区高含水期井网重构的合理调整方案.

作者:
张俊廷
学位授予单位:
东北石油大学
专业名称:
油气田开发工程
授予学位:
硕士
学位年度:
2013年
导师姓名:
尹洪军
中图分类号:
TE323;P618.13
关键词:
高含水期;层系细分;层系重组;井网重构;调整原则
原文获取
正在处理中...
该文献暂无原文链接!
该文献暂无参考文献!
该文献暂无引证文献!
相似期刊
相似会议
相似学位
相关机构
正在处理中...
相关专家
正在处理中...
您的浏览历史
正在处理中...
友情提示

作者科研合作关系:

点击图标浏览作者科研合作关系,以及作者相关工作单位、简介和作者主要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发文刊物及参与国家基金项目情况。

主题知识脉络:

点击图标浏览该主题词的知识脉络关系,包括相关主题词、机构、人物和发文刊物等。

关于我们 | 用户反馈 | 用户帮助| 辽ICP备05015110号-2

检索设置


请先确认您的浏览器启用了 cookie,否则无法使用检索设置!  如何启用cookie?

  1. 检索范围

    所有语言  中文  外文

  2. 检索结果每页记录数

    10条  20条  30条

  3. 检索结果排序

    按时间  按相关度  按题名

  4. 结果显示模板

    列表  表格

  5. 检索结果中检索词高亮

    是 

  6. 是否开启检索提示

    是 

  7. 是否开启划词助手

    是 

  8. 是否开启扩展检索

    是 

  9. 是否自动翻译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