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全部 主题 学科 机构 人物 基金
词表扩展: 自动翻译: 模糊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分享到:

顺应论视角下李白诗歌的英译对比研究
A Contrastive Study of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Li Bai's Poetr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aptation Theory

1999年,比利时语言学家耶夫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提出了顺应论.该理论以其完整的体系和扎实的哲学基础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应用层面,该理论都能给人们很多启示.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是一个不断选择(包括语言内和语言外)的过程.人们之所以能够根据交际意图和使用环境做出种种恰当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和顺应性(adaptability).维索尔伦强调:语言顺应需要同时考察以下四个方面,即:顺应的语境相关因素、顺应的结构对象、顺应的动态过程以及顺应过程的意识凸显程度.这四个方面构成了顺应论的四个主要分析维度.李白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在诗中,他将自己的志向和情感寄托于特定的形象之上,借以抒发情怀.他的诗歌大多平静乐观,这种乐观精神来自他对艺术和生命信念的不断追求.雄浑飘逸,极具想象力是李白诗歌的最大特点.本研究选取的两个英译本,分别为:国内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的《李白诗选》和美国现代主义诗人、翻译家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的《华夏集》.从顺应论角度对以韵体翻译著称的许氏译作和以解释性翻译为标志的庞氏译作进行对比研究,发掘李白诗歌研究的新视角.在研究过程中,本文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其一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作者通过文本分析软件ROST4.0.2.7、Concordance3.0和ICTCLAS进行词频统计,对词汇层面的顺应情况进行直观分析,使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其二是对比分析方法,基于顺应论的视角,本文对许渊冲的韵体翻译和庞德的解释性翻译进行对比分析.其三,本文还运用了刘宓庆教授的"翻译风格标记理论",对两个译本分别进行文体上的对比研究.本文共分六部分:引言部分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本文的基本框架.第一章为文献综述部分,主要包括:顺应论与翻译关系研究、许渊冲和庞德英译李白诗歌的相关研究(国外和国内).第二章对本文所应用的理论框架-顺应论及其对翻译的启示进行了详细阐述.第三章着重介绍李白的诗歌及其两个英译本.包括李白的生平和诗歌特色,对许渊冲、庞德两位译作作者的生平及其两本译作进行了叙述.第四章为本文的主体部分.文章分别从语境性、语言结构选择性、顺应的动态性和意识凸显性四个分析维度,对两部译作的顺应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最后为文章的结论部分.作者认为:许渊冲先生的韵体翻译因耽于倚重"音美必须押韵、形美必须符合英诗格律",而致"因韵害义";而庞德先生的解释性翻译则能较好地顺应其翻译目的,故而得到英语读者的广泛好评.因此,本文认为庞德的作品似乎更符合西方读者的审美观和阅读习惯.

作者:
李艳
学位授予单位:
浙江财经学院
专业名称:
英语语言文学
授予学位:
硕士
学位年度:
2013年
导师姓名:
余慕鸿
中图分类号:
H315.9;I046
关键词:
顺应论;李白诗歌;《李白诗选》;《华夏集》
原文获取
正在处理中...
该文献暂无原文链接!
该文献暂无参考文献!
该文献暂无引证文献!
相似期刊
相似会议
相似学位
相关机构
正在处理中...
相关专家
正在处理中...
您的浏览历史
正在处理中...
友情提示

作者科研合作关系:

点击图标浏览作者科研合作关系,以及作者相关工作单位、简介和作者主要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发文刊物及参与国家基金项目情况。

主题知识脉络:

点击图标浏览该主题词的知识脉络关系,包括相关主题词、机构、人物和发文刊物等。

关于我们 | 用户反馈 | 用户帮助| 辽ICP备05015110号-2

检索设置


请先确认您的浏览器启用了 cookie,否则无法使用检索设置!  如何启用cookie?

  1. 检索范围

    所有语言  中文  外文

  2. 检索结果每页记录数

    10条  20条  30条

  3. 检索结果排序

    按时间  按相关度  按题名

  4. 结果显示模板

    列表  表格

  5. 检索结果中检索词高亮

    是 

  6. 是否开启检索提示

    是 

  7. 是否开启划词助手

    是 

  8. 是否开启扩展检索

    是 

  9. 是否自动翻译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