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全部 主题 学科 机构 人物 基金
词表扩展: 自动翻译: 模糊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分享到:

论中国货币政策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一、写作背景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全球各大地区的通货膨胀不断回落,经济平稳增长,"今天的世界经济也许到了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的第一次同步性增长的前沿"①;许多学者认为美国经济进入了"无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时代.但1997年7月初,泰国宣布放弃泰铢与美元的钉住汇率制度,拉开了东亚金融危机的序幕.危机造成大多数东亚国家货币先后大幅度贬值、资产价格全面下跌、经济增长明显放慢.1998年东亚金融危机仍在持续、扩展和深化,并进一步演化为全球性金融动荡.这次危机不仅造成亚洲经济增长严重受挫,国内需求严重萎缩,也影响到了许多欧美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了国内需求减弱、物价水平持续走低的经济现象.1997年11月,美国《经济周刊》带头发起了"全球通货紧缩"的警告;1998年1月8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在国会听证会就宏观经济形势发表见解时多次使用"通货紧缩"这一字眼;英国《金融时报》1月15日刊登了美国前任劳工部长、社会及经济政策知名教授罗伯特.赖克题为《目前通货紧缩是真正的敌人》的撰文;1月18日,美国《商业周刊》发表了著名经济评论家迈克尔.曼德尔《没有通货膨胀的经济》一文,其认为"没有通货膨胀的经济会带来新的危险,具体说就是可能出现通货紧缩"."通货紧缩"一时成为国际经济界谈论最为激烈的话题.尽管学者们对当前全球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并未取得共识,但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货币当局采取了较为一致的行动,即多次降低基准利率,以刺激投资和消费,预防可能出现的"通货紧缩"引发的世界经济的衰退. 1996年,中国经济经过三年的调整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但经济界以至货币当局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信号,那就是从1996年1O月份开始,生产资料购进价格出现了负增长即绝对下降的态势.1997年的宏观经济在中央银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下继续向低位运行,1997年10月,零售物价水平首次出现下降;1998年2月,消费价格指数也出现了负增长的势头.自此,反映价格水平的几大物价指数均呈下降态势.与此同时,一方面,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贸易出口增幅下降,加之受人民币贬值预期,人民币外汇占款增幅急剧下降;另一方面,受国内外市场制约,企业投资意愿降低,资金有效需求不足,商业银行因金融风险意识的加强,贷款日趋谨慎,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资金充裕,主动提前归还中央银行的再贷款.这种状况,使得中央银行资产运用不断减少,基础货币增幅下降. 但是,这些信号以及国际和国内学者关于"通货紧缩"的警告并没有引起决策层的高度重视,4月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还强调"中国没有也不会有通货紧缩".一直到1998年7月底,朱熔基在视察内蒙古和山西时首次用"通货紧缩"一词表示政府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后,宏观调控政策才发出了明显的放松信号.这种滞后性的政策操作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后果,不仅牺牲了经济增长,集聚了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矛盾,更为严重的是,它降低了公众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期和信心,导致了当前经济"启而不动"的后果,加重了调整的成本. 当前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和货币政策操作,引发了笔者对中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体系的思考.二十年的金融体制改革,中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体系逐步形成,但很不完善且缺乏操作性,这是影响货币政策效率的重要因素.笔者希望通过本论文对货币政策体系的研究与探讨,能进一步完善中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体系,提高货币政策的可操作性以及货币政策的预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操作的效率.这是作者的初衷,也是作者的希望. 二、研究方法 本文尝试全面系统地研究我国货币政策体系的发展与完善这一问题,因此在研究过程中,作者力求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唯物史观为指针,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运用了比较分析、历史分析、统计计量分析等进行综合研宄,以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研究能够更加深入与透彻、并有所突破. 1、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精髓,它为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也是本文写作方法的基石.因为唯有以其为后盾,才能以客观、公正、全面的态度去认识纷繁复杂的经济金融问题并做出正确的分析与结论. 2、由于本文关注的是经济转轨时期我国货币政策体系的构建与运作,因此作者注重密切联系现实经济金融运行中的矛盾与问题,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与归纳,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3、由于我国目前进行的是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经济改革,西方成熟市场化国家的理论和经验无疑对我们具有借鉴作用.因此本文也较多地运用了比较方法,即通过对中外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的比较分析,找出某些带有规律性的政策演进过程,并对未来可能的发展前景做出一些预测. 4、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一定的历史条件,因此经济分析也不能割裂历史,对我国金融业历史演变的分析是货币政策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同时,由于一定历史时期的货币政策是为当时特定的经济金融环境服务的,因此,对货币政策的作用发挥需做出正确评价.特别是在当前的新经济环境中,既不能忽视货币政策的作用与功能发挥,也需认识刭其受经济形态支配和约柬的局限性. 5、为增强观点的可靠性与说服力,作者尽可能地占据充分的统计数据与资料,并十分重视数据与资料的时效性和权威性.同时,作者还尝试使用了计量分析方法,以期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运行中的量化程度和操作的准确性. 三、内容安排 本文共分五章,约13万字. 第一章"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内涵研究",本章共三节.第一节,介绍了西方国家和我国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理论及实践.第二节结合通货紧缩问题,对币值稳定的内涵进行的重新界定.第三节对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体系的完善提出了笔者自己的看法."稳定币值"已成为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重要目标.在理论上,我们已经解决了货币政策体系的最终目标问题:但是,"币值稳定"的内涵是什么?用什么指标来衡量币值的稳定?该指标变动幅度的量为多少才意味着"币值稳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一系列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而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中央银行对当期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而且关系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决策和操作,最终影响货币政策效果和未来经济走势.因此,科学合理地界定"币值稳定"的内涵,不仅是完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体系的需要,而且在货币政策操作中尤其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应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来衡量和评价"币值稳定".该指标体系包括:(1)合理的"量度".超过该"量"的通货膨胀和低于该"量"的通货紧缩,都是币值不稳定的表现;在经济发展进入平稳期和成熟期,通货紧缩现象尤其值得警惕.(2)可行的指标体系.包括检讨指标和预警指标,在当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检验和评价币值稳定的较为合理的指标,但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应重点参考预警指标,以克服货币政策时滞的影响,避免经济的大幅波动. 第二章"货币攻策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的选择"本章共有五节.在介绍西方国家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和探讨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的选择.(1)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已实现了由贷款规模管理向货币供应量指标的转变;计量分析证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短期应重点监测狭义货币供应量,而中长期应重点监测广义货币供应量.(2)自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成为货币政策实际操作中最重要的约束目标,甚至常常牺牲货币供应量目标.从长期来看,没有一个成功的大国的货币政策是以汇率为中心的,应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的生成机制,提高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3)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仍以货币供应量为主,但该指标的统计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目标值"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待进一步提高.(4)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合理选择是货币政策实现预调和微调的关键,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是当前货币政策政策目标的最佳选择.(5)实现中介目标和操作目标由数量指标向价格指标的转变是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的远期改革方向. 第三章"走向间接化的货币政策工具改革",本章内容较多,包括六节.首先介绍了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间接化趋势,指出货币政策工具的间接调控是我国货币政策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随后阐述了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在我国的运用情况及其改革方向和未来的发展趋势.(1)货币政策工具是通过调节金融体系的流动性来影响货币供应量目标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诸

作者:
郭田勇
学位授予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
专业名称:
货币银行学
授予学位:
博士
学位年度:
1999年
导师姓名:
赵海宽
关键词:
货币政策;中国货币政策
原文获取
正在处理中...
该文献暂无原文链接!
该文献暂无参考文献!
该文献暂无引证文献!
相似期刊
相似会议
相似学位
相关机构
正在处理中...
相关专家
正在处理中...
您的浏览历史
正在处理中...
友情提示

作者科研合作关系:

点击图标浏览作者科研合作关系,以及作者相关工作单位、简介和作者主要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发文刊物及参与国家基金项目情况。

主题知识脉络:

点击图标浏览该主题词的知识脉络关系,包括相关主题词、机构、人物和发文刊物等。

关于我们 | 用户反馈 | 用户帮助| 辽ICP备05015110号-2

检索设置


请先确认您的浏览器启用了 cookie,否则无法使用检索设置!  如何启用cookie?

  1. 检索范围

    所有语言  中文  外文

  2. 检索结果每页记录数

    10条  20条  30条

  3. 检索结果排序

    按时间  按相关度  按题名

  4. 结果显示模板

    列表  表格

  5. 检索结果中检索词高亮

    是 

  6. 是否开启检索提示

    是 

  7. 是否开启划词助手

    是 

  8. 是否开启扩展检索

    是 

  9. 是否自动翻译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