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全部 主题 学科 机构 人物 基金
词表扩展: 自动翻译: 模糊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分享到:

东海区鲐鱼资源动态变化及其合理利用的分析研究

本文利用1970 年至今的每年取样所得鲐鱼叉长体重组构成资料,分析了70、80、90 年代的鲐鱼生物学表征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并结合我国围网捕捞的发展变化情况,应用LVPA(叉长结构实际种群分析法)对各个年代的鲐鱼F 值做了分析对比。本文还根据1990 年以来的鲐鱼渔获量资料,估算了1990~2001 年的鲐鱼资源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鲐鱼Ricker 繁殖模型,估算得到鲐鱼最大补充量m R 为364.405×107 尾,最大持续产量为226.794×107 尾。最后,利用估算所得的90 年鲐鲐鱼F 值和最小开捕叉长,结合B-H 动态综合模型,得出需要将鲐鱼的开捕年龄提高为0.9179,最小开捕叉长调整为242.02mm,可将补充量渔获比R Yw / 提高6.12%。在目前的开捕叉长和F值水平下,鲐鱼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力不大,但只要合理提高开捕年龄,减少对幼龄鲐鱼的捕捞,鲐鱼捕捞还具有一定的增产空间的。

作者:
王凯
学位授予单位: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专业名称:
海洋生物
授予学位:
硕士
学位年度:
2007年
导师姓名:
程家骅
中图分类号:
S965.327
关键词:
繁殖模型;鲐鱼资源;围网捕捞;生物学表征
原文获取
正在处理中...
该文献暂无原文链接!
该文献暂无参考文献!
该文献暂无引证文献!
相似期刊
相似会议
相似学位
相关机构
正在处理中...
相关专家
正在处理中...
您的浏览历史
正在处理中...
友情提示

作者科研合作关系:

点击图标浏览作者科研合作关系,以及作者相关工作单位、简介和作者主要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发文刊物及参与国家基金项目情况。

主题知识脉络:

点击图标浏览该主题词的知识脉络关系,包括相关主题词、机构、人物和发文刊物等。

关于我们 | 用户反馈 | 用户帮助| 辽ICP备05015110号-2

检索设置


请先确认您的浏览器启用了 cookie,否则无法使用检索设置!  如何启用cookie?

  1. 检索范围

    所有语言  中文  外文

  2. 检索结果每页记录数

    10条  20条  30条

  3. 检索结果排序

    按时间  按相关度  按题名

  4. 结果显示模板

    列表  表格

  5. 检索结果中检索词高亮

    是 

  6. 是否开启检索提示

    是 

  7. 是否开启划词助手

    是 

  8. 是否开启扩展检索

    是 

  9. 是否自动翻译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