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全部 主题 学科 机构 人物 基金
词表扩展: 自动翻译: 模糊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分享到:

中国佛教的人文关怀及其现代意义

人文关怀,作为一种人本文化、人文情结,强调对人的尊重、理解和关爱,重视人的作用和对人赖以立足的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和谐的关注与追求。中国佛教的人文关怀,其人生价值观、社会伦理观最终体现为对于人生苦境的关注、人生生死轮回解脱的追求、对于宗教信仰平等的实践、对于世间涅槃、众生佛性、自立立他的菩萨行等的倡导,以特有的方式呵护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的人文。本文从中国佛教人文关怀的发展历程、理论基础、内涵和特征及其现代意义四个部分进行阐述。首先,中国佛教的发展经历了对印度佛教的继承与改造和对民族宗教人文关怀的吸收的历程。本部分分别从佛教创立的初衷、特征、实现方法等角度论述了中国佛教对于印度佛教的继承与创新关系,由解脱人生诸苦到清除人生虚妄,由平等观念崛起到佛教的“日常生活化”,由涅槃世间到对于顿悟和永恒的追求。对于传统儒家和道家人文的吸收,以对比进行说明,如佛性论与心性论、贵人与人贵、一切男女是我父母与百善孝为先、般若无知与无知无欲、一念三千与天地与我并生的整体观等。 其次,中国佛教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由人生论、心性论和果报论三个方面组成。人生论突出“人”及其对解脱方法的论述。“学佛要从人做起”,“人为万物之灵”,实现人生价值的方法是解脱论的五戒十善和六度四摄。心性论突出人的“心”及其修行行善。“万物归于一心”,注重对于“心”的转化和从心性角度探讨修行行善。果报论突出对于善果的渴盼及其追求。其实质是阐发道德与生命关系的理论,强调由人的行为来改变自我命运和来世命运,此是佛教的“实理”和“根要”,果报的重视“生”,具有道德导向作用。 再次,中国佛教人文关怀的内涵和特征。内涵分为两个方面,即在人的内在方面,注重对于“人”本的弘扬,突出“众生为本”、“以人为本”和重视人的“心”,体现为对于众生的服务意识、对于人本身的生命意识和重视人的主观意志;在外在层面,注重对于“文”明的追求,分别从弃恶从善的道德追求、以和为贵的精神追求和人佛平等的境界追求等论述。特征也分为三个方面,即内在方面是主观自觉对于伦理道德的约束,外在方面是平等的人权观和修行方法上的对于方便、易行的追求。 第四,中国佛教人文关怀的现代意义。在理论上说,人间佛教使佛教引向人文化。在形式上说,通过感性外形蕴涵了很深的理性人文。在实践上说,分别从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四个方面论述。对于和谐社会建设方面,主要从人文素质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培育和人际和谐关系的建构等方面论述。 辨证地看,中国佛教的人文关怀也有其局限性。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主观上导致的商业化和迷信化的出现,而在客观上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和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本文最后以九华山为个案,论述佛教的人文关怀是九华山游客增加的主要原因,另外,本文认为,安徽省政府的合理引导规划是九华山游客增加的外在原因。

作者:
施保国
学位授予单位:
安徽大学
专业名称:
宗教学
授予学位:
硕士
学位年度:
2007年
导师姓名:
李霞
中图分类号:
B948
关键词:
中国佛教;人文关怀;现代意义;和谐社会;人生论;心性论
原文获取
正在处理中...
该文献暂无原文链接!
该文献暂无参考文献!
该文献暂无引证文献!
相似期刊
相似会议
相似学位
相关机构
正在处理中...
相关专家
正在处理中...
您的浏览历史
正在处理中...
友情提示

作者科研合作关系:

点击图标浏览作者科研合作关系,以及作者相关工作单位、简介和作者主要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发文刊物及参与国家基金项目情况。

主题知识脉络:

点击图标浏览该主题词的知识脉络关系,包括相关主题词、机构、人物和发文刊物等。

关于我们 | 用户反馈 | 用户帮助| 辽ICP备05015110号-2

检索设置


请先确认您的浏览器启用了 cookie,否则无法使用检索设置!  如何启用cookie?

  1. 检索范围

    所有语言  中文  外文

  2. 检索结果每页记录数

    10条  20条  30条

  3. 检索结果排序

    按时间  按相关度  按题名

  4. 结果显示模板

    列表  表格

  5. 检索结果中检索词高亮

    是 

  6. 是否开启检索提示

    是 

  7. 是否开启划词助手

    是 

  8. 是否开启扩展检索

    是 

  9. 是否自动翻译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