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全部 主题 学科 机构 人物 基金
词表扩展: 自动翻译: 模糊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分享到:

构建和谐社会中扩大就业的对策研究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把“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把“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作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并进一步强调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这可以看出,解决就业问题、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及社会问题。而在当前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仅在就业领域就存在着诸多不和谐因素。本论文选题《构建和谐社会中扩大就业的对策研究》,将紧扣我国当今时代需要和国家长远需要,并紧密结合国情,用系列详实、准确的权威数据来说明分析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力求做到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一般研究与个案研究的统一、宏观性与区域性的统一,力争使自己见解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本论文把就业政策取向作为切入点,以史为鉴,通过简要分析我国就业政策的历史演进引出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就业政策应当是扩大就业的积极政策。并从新的历史角度诠释了扩大就业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以及扩大就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坚持了历史与现实的统一。同时在坚持一般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构建和谐社会中扩大就业所面临的问题,总结概括出了我国就业压力形成的四大基本因素,并对我国当前和谐社会构建中就业领域中的不和谐现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其中,在分析社会收入分化诱发就业压力中,本研究提出了自己新的见解,认为社会成员收入的变动直接影响→社会消费结构变动→推动社会投资结构变动→促进社会就业结构、就业总量变动。在分析区域性就业压力中,通过对贵州与其它地区就业率增长的个案比较分析,本研究认为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偏低→各类资源要素“流入”总量受限→就业压力更大。以此为基础,本论文既从构建和谐社会的全局高度提出了扩大就业的宏观性对策,又充分考虑到地区差距,提出了适合区情的区域性对策思考,从而坚持了对策建议的一般性宏观指导与区域性灵活具体应用的统一。并在对策建议中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新的见解,如要从全局高度加强对扩大就业的理论研究、各地要根据区情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尤其要发展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经济,从而有效地扩大就业、缓解地区性就业压力等等。最后,本论文还从物质层面和政策层面对以上对策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力图形成可行的合理化建议,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向前发展。

作者:
欧阳锡柳
学位授予单位:
贵州大学
专业名称: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授予学位:
硕士
学位年度:
2007年
导师姓名:
熊永兰
中图分类号:
D669.2
关键词:
和谐社会;就业政策;扩大就业
原文获取
正在处理中...
该文献暂无原文链接!
该文献暂无参考文献!
该文献暂无引证文献!
相似期刊
相似会议
相似学位
相关机构
正在处理中...
相关专家
正在处理中...
您的浏览历史
正在处理中...
友情提示

作者科研合作关系:

点击图标浏览作者科研合作关系,以及作者相关工作单位、简介和作者主要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发文刊物及参与国家基金项目情况。

主题知识脉络:

点击图标浏览该主题词的知识脉络关系,包括相关主题词、机构、人物和发文刊物等。

关于我们 | 用户反馈 | 用户帮助| 辽ICP备05015110号-2

检索设置


请先确认您的浏览器启用了 cookie,否则无法使用检索设置!  如何启用cookie?

  1. 检索范围

    所有语言  中文  外文

  2. 检索结果每页记录数

    10条  20条  30条

  3. 检索结果排序

    按时间  按相关度  按题名

  4. 结果显示模板

    列表  表格

  5. 检索结果中检索词高亮

    是 

  6. 是否开启检索提示

    是 

  7. 是否开启划词助手

    是 

  8. 是否开启扩展检索

    是 

  9. 是否自动翻译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