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全部 主题 学科 机构 人物 基金
词表扩展: 自动翻译: 模糊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分享到:

喀斯特植物小蓬竹无性系种群生态学研究

小蓬竹(Drepanostachyum Ludianense)属竹亚科镰序竹属,又名藤竹。据查资料,目前小蓬竹只在贵州的罗甸、平塘有栽培或野生分布。小蓬竹的垂直分布较高,可达海拔600-1800米。小蓬竹为小型竹种,竹材柔韧,可编织凉椅和农具;整秆极适宜用来作菜架和篱笆等用;也可作为造纸原料;形态优美,是良好的园林绿化竹种。小蓬竹在喀斯特地区生长良好,较能耐干早和瘠薄,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采用无性系植物种群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对野生(受轻度人为干扰)小蓬竹无性系种群出笋退笋生长规律、种群构件、生物量、种群结构、分布格局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初步揭示小蓬竹生物学特性,为丰富种群生态学的研究并为小蓬竹资源生产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1.小蓬竹竹笋出土时间持续60天左右,出笋盛期在9月5日至9月25日,出笋规律呈偏正态分布。退笋率为34.58%,退笋的主要原因是营养不足、鼠害和病虫害损害严重。竹笋一幼竹高生长盛期在30天左右,呈logistic增长,且昼夜节律明显;地径生长期为15天左右,生长变幅不甚明显。 2.小蓬竹分株地径、长度、随时间的增加均出现“S”形增长曲线,但地径的变化不是很明显;小蓬竹生长情况在孤立木生境好于林缘和林中;第一活枝高随着年龄的增加、种群内部竞争的日趋激烈而逐渐增高,同时秆上分枝数随着年龄的增加、种群内部竞争的日趋激烈而逐渐减少。 3.各年龄小蓬竹生物量排序为:3a生竹>2a生竹>4a生竹>1a生竹;相同年龄的小蓬竹分株,坡下部生境中生长的小蓬竹现存生物量大于坡中上部;竹枝叶只分布在竹秆的一定高度范围内,其生物量随着竹株的升高而呈现“小、大、小”的变化趋势,竹秆生物量自地面往上逐渐减少:竹秆含水率以1a生新竹为最高,地上部分随年龄的增长含水率逐渐减小;小蓬竹种群中,2a生竹株数占的比例最多,占55.22%,从种群动态的角度分析,前1、2年生竹占68.42%,径级分布最高点出现在径级为0.502~0.600cm,整个种群的92.82%集中在0.402~0.600cm。4.1m~6m高度级株数比例最多,占了91.19%,0.1m~4m高度级株数只占了8.81%。 4.小蓬竹无性系种群的分布格局在各年龄范围均是集群分布,格局规模即斑块大小平均为45.08m<''2>,格局强度(RDD)达到1.25;说明小蓬竹无性系种群聚块(密距段)分株数是间隙(疏距段)分株数的1.25倍。格局纹理为17.65cm,即从一个聚块(密距段)到另一个聚块(疏距段)的聚块平均间距是17.65cm。从小蓬竹种群各年龄范围均保持强集群分布格局并有随时间进程逐渐加强的趋势来看,该种群可能受到了较大的环境压力。

作者:
陈洪
学位授予单位:
贵州大学
专业名称:
森林培育
授予学位:
硕士
学位年度:
2007年
导师姓名:
刘济明
中图分类号:
S795.9
关键词:
小蓬竹;退笋率;生物量;种群结构;分布格局;种群生态学
原文获取
正在处理中...
该文献暂无原文链接!
该文献暂无参考文献!
该文献暂无引证文献!
相似期刊
相似会议
相似学位
相关机构
正在处理中...
相关专家
正在处理中...
您的浏览历史
正在处理中...
友情提示

作者科研合作关系:

点击图标浏览作者科研合作关系,以及作者相关工作单位、简介和作者主要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发文刊物及参与国家基金项目情况。

主题知识脉络:

点击图标浏览该主题词的知识脉络关系,包括相关主题词、机构、人物和发文刊物等。

关于我们 | 用户反馈 | 用户帮助| 辽ICP备05015110号-2

检索设置


请先确认您的浏览器启用了 cookie,否则无法使用检索设置!  如何启用cookie?

  1. 检索范围

    所有语言  中文  外文

  2. 检索结果每页记录数

    10条  20条  30条

  3. 检索结果排序

    按时间  按相关度  按题名

  4. 结果显示模板

    列表  表格

  5. 检索结果中检索词高亮

    是 

  6. 是否开启检索提示

    是 

  7. 是否开启划词助手

    是 

  8. 是否开启扩展检索

    是 

  9. 是否自动翻译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