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全部 主题 学科 机构 人物 基金
词表扩展: 自动翻译: 模糊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
分享到:

山东省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要素的探讨及现状研究

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1世纪,以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为主的综合竞争,最终必然体现为国民的科学素养的竞争。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素质直接关系到参与国际竞争,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发达。可见,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成了社会和教育十分关注的问题。 科学素养由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科学品质五大要素构成,这五大要素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 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一项关系国家未来发展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其一,整个社会民众的科学普及。其二,面向青少年的系统的学校教育。二者相辅相成,前者是辅,后者是主阵地。因此,提高民众的科学素养水平首先应从基础教育抓起,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已是迫在眉睫。 本研究的工具为《学生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初中生物科学素养的调查问卷》量表,该量表根据生物科学素养和科学素养相关量表编制的。分别从济南市、烟台市、临沂市以部分学校为单位,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进行。通过对国内外科学素养理论形成及发展系统地归纳总结,结合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改革中科学素养的要求,探讨科学素养的构成要素,对山东省初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影响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主要影响因子、形成原因进行了讨论。 得出如下结论:1山东省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整体处于中等水平。2不同地区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总分存在较大的差异,大城市济南的学生均值最高,而中小城市烟台、临沂的学生均值低于大城市济南。3不同年级的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存在较大的差异。初三最高,初一最低,初二居中。学生的科学素随年级增长而不断提高。4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受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的影响。5现代化媒体和教学手段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提出培养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及合理化建议,为现阶段科学素养教育的全面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
胡冰
学位授予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
专业名称:
学科教学(生物)
授予学位:
硕士
学位年度:
2005年
导师姓名:
张秀云
中图分类号:
G633.91
关键词:
科学素养;中学生;生物科学
原文获取
正在处理中...
该文献暂无原文链接!
该文献暂无参考文献!
该文献暂无引证文献!
相似期刊
相似会议
相似学位
相关机构
正在处理中...
相关专家
正在处理中...
您的浏览历史
正在处理中...
友情提示

作者科研合作关系:

点击图标浏览作者科研合作关系,以及作者相关工作单位、简介和作者主要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发文刊物及参与国家基金项目情况。

主题知识脉络:

点击图标浏览该主题词的知识脉络关系,包括相关主题词、机构、人物和发文刊物等。

关于我们 | 用户反馈 | 用户帮助| 辽ICP备05015110号-2

检索设置


请先确认您的浏览器启用了 cookie,否则无法使用检索设置!  如何启用cookie?

  1. 检索范围

    所有语言  中文  外文

  2. 检索结果每页记录数

    10条  20条  30条

  3. 检索结果排序

    按时间  按相关度  按题名

  4. 结果显示模板

    列表  表格

  5. 检索结果中检索词高亮

    是 

  6. 是否开启检索提示

    是 

  7. 是否开启划词助手

    是 

  8. 是否开启扩展检索

    是 

  9. 是否自动翻译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