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检索
全部 主题 学科 机构 人物 基金
词表扩展: 自动翻译: 模糊检索:检索设置
共找到 27 篇符合条件的会议,用时0.018秒 当前为第1页 共2
已选条件:
排序
  全选范围:
1. 仿真是信息时代认识与改造世界的重要途径 原文获取 
[中文会议论文]   作者:马萍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与仿真中心;中国系统仿真学会仿真方法与建模专业委员会   会议名称:中国科协第八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
理论是从对事实的推测、演绎、抽象或综合而得出的(对某一个或某几个现象的性质、作用、原因或起源的)评价、看法、提法或程式.实验是将事物置于控制的或特定的条件下加以观测.或具体一点说:实验是人们根据研究目
2. 仿真学科的研究与思考 原文获取 
[中文会议论文]   作者:王正中   会议名称:中国科协第八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
我们这里面也有不同的声音.所谓计算机仿真是人类科学实践两大实践以后产生的第三大实践,我知道是27年前美国人提出来的,搞复杂性研究的一些人提出来的.今天听了肖老师的报告,27年后美国基金会和官方也这么说
3. 关于仿真科学技术的几点思考 原文获取 
[中文会议论文]   作者:王行仁   作者单位:航空学报;北航学报   会议名称:中国科协第八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
讨论建模与仿真技术,我发表几点看法:第一,建模与仿真的实质是客观事物的抽象、映射和描述,即将真实环境通过建模与仿真的手段映射到仿真环境中,真实环境中归纳起来有三个主要部
4. 仿真是信息时代认识世界的第三种方法吗 原文获取 
[中文会议论文]   作者:肖田元   作者单位:国家CI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系统集成研究所;中国系统仿真学会;中国系统仿真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系统仿真专业委员会   会议名称:中国科协第八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
会议时间2007年6月15日下午2:30今天上午李伯虎院士给开了一个好头,最后总结了五个问题.今天上午李老师发言以后,我也把自己的基本观点跟大家说一下,我的观点就是怎么样来谈这个问题.我觉得今天上午王
5. 仿真科学是21世纪科学的一种重要支柱 原文获取 
[中文会议论文]   作者:曾宪钊   作者单位:中国系统仿真学会   会议名称:中国科协第八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
我最近比较关注计算科学和网络科学,发现这两门科学都把建模仿真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鉴于此,我觉得从多学科交叉观点来看,仿真科学也可以反过来把计算科学和网络科学作为其核心组成部分.说明如下:
6. 仿真是探索认识世界的一种新方法 原文获取 
[中文会议论文]   作者:张明廉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   会议名称:中国科协第八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
有些观点在讨论过程中我都谈了.昨天王正中老师谈到了仿真事业发展整个过程,说得很清楚,尤其是中国的仿真事业.我是在1958年第一次搞无人驾驶飞机,利用美国的飞机模拟器(林克公司的)开始接触仿真的.后来搞
7. 建模与仿真技术正成为21世纪中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研究手段 原文获取 
[中文会议论文]   作者:李伯虎   作者单位: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科技委员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总装备部科技委;总装备部仿真专业组;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理事长暨《系统仿真学报》编委会;航天科工集团信息化专家组;欧洲仿真学会;国际建模与仿真学会的MISS(仿真科学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心   会议名称:中国科协第八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
会议时间2007年6月15日上午8:30主持人李伯虎院士:尊敬的各位科协领导、各位来宾和代表,早上好!"中国科协第八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正式开始.
8. 仿真重于科学实验 原文获取 
[中文会议论文]   作者:崔凯云   作者单位:中国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军事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   会议名称:中国科协第八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
本次沙龙的主题是"仿真是信息时代认识与改造世界的第三种方法吗?".我认为"仿真,认识与改造世界的第三种方法"这一提法欠妥.仿真科学与技术仍属于"科学实验"这一哲学范畴,它是随着计算机技术、
9. 谈复杂系统研究孵化了仿真研究技术-兼论仿真是信息时代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第三种方法 原文获取 
[中文会议论文]   作者:刘兴堂   作者单位:空军工程大学导弹学院;中国系统仿真学会;陕西省系统仿真学会;《系统仿真学报》编委会   会议名称:中国科协第八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
我的观点很明确,适应性造就复杂性进而构成复杂系统,复杂系统研究孵化了仿真研究技术,而且在信息时代,仿真科学与技术已成为继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之后,认识与改造世界的第三种方法.这个观点是肯定的.
10. 仿真是信息时代认识世界的第三种途径吗 原文获取 
[中文会议论文]   作者:胡晓峰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信息作战与指挥训练教研部;总装备部科技委;总装备部仿真专业组;军事运筹学会;军事系统工程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多媒体专委会;中国系统仿真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会议名称:中国科协第八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
听了很多嘉宾的发言,我原来认为没有什么可讨论的,因为在座的都是从事仿真技术研究的人员,都不再质疑了.但是从刚才讨论当中发现,其实还有很多同志在质疑这个观点.我这几年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仿真技术到底在我们
11. 仿真是信息时代认识与改造世界的第三种方法 原文获取 
[中文会议论文]   作者:金炜东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会议名称:中国科协第八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
关于这次的沙龙主题"仿真是信息时代认识与改造世界的第三种方法吗?"东莞会议之后,就一直思考这个问题,这次沙龙听了专家的见解,收获很大.这个命题仍然是有一些疑惑,但是我还是说赞同,我把我的观点整理出来.
12. 分析仿真是信息时代认识与改造世界的第三种方法 原文获取 
[中文会议论文]   作者:姚益平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所621室;中国计算机学会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专业委员会   会议名称:中国科协第八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
我认为分析仿真是信息时代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的第三种方法.为什么说分析仿真呢?首先我们来看看美国人的说法: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主任Rita Colwell说:"过去认为科学通常包含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的努力;
13. 仿真是适应多学科领域的应用技术 原文获取 
[中文会议论文]   作者:王江云   会议名称:中国科协第八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
我的发言题目是"仿真是适应多学科领域的应用技术".只是在从事一些建模仿真的具体项目开发里有一些粗浅体会,拿出来和各位老师探讨一下.讲三方面的问题.第一,目前仿真技术应用现状.第二,我们专门做研究
14. 仿真怎样才能成为信息时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第三种方法 原文获取 
[中文会议论文]   作者:杨南征   作者单位:远东旗舰(北京)国际科技有限公司   会议名称:中国科协第八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
上午听了各位专家、老师的发言,很受启发,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回顾近30年来我的经历,刚好横跨仿真和游戏这两个领域:前15年搞兵棋仿真,后15年搞军事游戏.从这两个领域的实践,谈谈我的体验.我想把这个题目
15. 仿真科学是一门科学 原文获取 
[中文会议论文]   作者:康凤举   作者单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系统仿真研究所;中国系统仿真学会;陕西系统仿真学会;《系统仿真学报》编委会;中国造船学会电子技术学术委员会;"舰船电子工程"   会议名称:中国科协第八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
我有几个基本观点:第一,仿真科学是一门科学,刚才很多同行也提到了,为什么没有得到其他一些科学同行的承认,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控制学科,因为我们也都是搞控制出身的,建模是研究稳定性的基础,一次建模是
16. 仿真不是科学认识世界的第三种方法 原文获取 
[中文会议论文]   作者:张霖   会议名称:中国科协第八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
刚才听了肖老师的观点,他的论据很多我都赞同,但是结论与我正好相反.我非常赞成张老师的观点,人们改造世界的结论可以用四个字概括,自作自受.所以我就回避这个词,我认为仿真不是科学认识世界的第三种方法.另外
17. 仿真已逐渐成为认识世界的不可缺少的手段 原文获取 
[中文会议论文]   作者:范文慧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中国系统仿真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系统仿真专业委员会;中国系统仿真学报   会议名称:中国科协第八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
仿真不仅是信息时代人们改造世界的手段,而且是信息时代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下面看四个实例:第一,飓风仿真(见图1).2004年,美国的"灾难仿真系统"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测:在40个小时前准确指出了飓风"弗
18. 原文获取 
[中文会议论文]   作者:李伯虎   会议名称:中国科协第八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
近年来,仿真技术不但成功地应用于众多高新技术领域,而且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并正向服务于系统的全寿命、全系统和管理的全方位方向迅速发展.
19. 信息时代的仿真技术离得开理论研究和实验吗 原文获取 
[中文会议论文]   作者:杨明   会议名称:中国科协第八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
首先从感情来讲,从学校毕业就开始从事与仿真相关的工作,非常希望仿真是第三种方法,也希望仿真是一个一级学科.但是,如果仿真是第三种方法,成为一级学科,应该具备哪些特征?我们不仅要在从事仿真工作的人员中讨
20. 仿真应对本世纪多少未解之谜挑战 原文获取 
[中文会议论文]   作者:朱广菁   会议名称:中国科协第八期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
"温室效应将使地球变得有多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肯定会带来全球变暖温室效应,然而变暖的程度不太确定.科学家一般认为,这个世纪二氧化碳浓度加倍排放会带来1.5~4.5℃的升温,但这仍不够精确.科学家
文献类型展开
时间展开
语种展开
来源展开
学位级别展开
核心期刊展开
作者展开
机构展开
基金展开
刊名展开
效力级别展开
学科展开
中图分类展开
出版时间展开
出版社展开
国家标准分类展开
国际标准分类展开
IPC展开
专利类型展开
颁布时间展开
实施时间展开
省份展开
行业展开
成果类别展开
成果水平展开
栏目展开
来源展开
资讯语种展开
资讯分类展开
地区展开
职称展开
专业领域展开
荣誉展开
地区分类展开
机构类别展开

关于我们 | 用户反馈 | 用户帮助| 辽ICP备05015110号-2

检索设置


请先确认您的浏览器启用了 cookie,否则无法使用检索设置!  如何启用cookie?

  1. 检索范围

    所有语言  中文  外文

  2. 检索结果每页记录数

    10条  20条  30条

  3. 检索结果排序

    按时间  按相关度  按题名

  4. 结果显示模板

    列表  表格

  5. 检索结果中检索词高亮

    是 

  6. 是否开启检索提示

    是 

  7. 是否开启划词助手

    是 

  8. 是否开启扩展检索

    是 

  9. 是否自动翻译

    是